• 首頁
  • 校園新聞
  • 文風德教 匡世興邦 大學生品德教育之重要 前董事長、前校長 廖英鳴
deco

文風德教 匡世興邦 大學生品德教育之重要 前董事長、前校長 廖英鳴

2009.06.13

deco

桐花甫謝,鳳凰初綻,又是青年學子離校的時刻,午夜夢迴時,感於幾千年來之世道人心,純樸民風,近年來幾被破壞殆盡,所以不久之前,教育部特別將品德教育列為施政重點之一。
品德之於人,猶如呼吸之於生命,是不可須臾或缺的,人而無信、無品則不立。為人處世之道,當以信實、品德為要,人欲立身行事,宜先示之以信,行之以德,否則雖有才能,無濟於世事。尤以初入社會之青年學子,更應牢記,身體力行,方克有成。
文風德教之為物,流行四方,無形無色,故為常人所忽視;然聖賢明哲,卻寄以厚望;大奸巨惡,則將視為竊國殃民之秘器。因之,好之文風德教可使世風淳美;壞之文風德教足能亂政亡國。
三十幾年前,宋瑞在《勵志文粹》上曾說:「若能在危疑震憾的時代,起一點定力作用,那就不無價值了。」現在我以年近期頤的心情,希望對多難的國家,日下的世風,未來的主人能有些許振聾啟瞶之匡補,則於願足矣!是以唐·魏徵於《隋唐書文學傳序》:「然則文之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於下,下所以達情志於上。大則經緯天地,作訓垂範;次則風謠歌頌,匡主和民。」宋‧范仲淹後代子孫范曾亦云:「一個人對過去不尊重的人,也沒有未來。一個人不懷念自己生命的歷程的人,他就不知道未來的生命的歷程應該怎麼走。」所以說文風德教既能反映世道人心,又能左右世道人心,青年學子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