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9.05.07
【經營管理學院訊】由天下雜誌主辦,逢甲大學EMBA學術發展基金會贊助的「台灣 中國 亞洲 全球成長新動能」邀請中國財經雜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先生來台與台灣經濟社會學者的三場論壇,探尋台灣的機會與未來,4月28日至30日分別於台北、台中與台南舉行。
台中場次由本校高承恕副董事長與沈明高先生進行高峰對話,沈先生列舉了大陸在未來仍將維持競爭優勢的幾個分析基礎:人工成本優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持續,製造業的規模經濟將持續發展,以及未來關鍵性服務行業打破國有壟斷、開放民間參與後,所能創造的商機。建議臺灣持續推動與大陸的經濟整合。不只是臺灣,所有與大陸密切互動的經濟體都要適應大陸角色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高副董贊同沈明高先生關於大中華經濟圈內,彼此能互相參照啟發的思維,兩岸必須互補和互相交流。現在有人說臺灣對大陸過度依賴了,但是以前我們靠出口美國賺錢的時候,怎麼就沒有人說我們太依賴美國了呢?關鍵在於,你自己能不能站得住腳,發展自己的核心優勢與經濟實驗的效果。
高副董認為「後資本主義」時代,意味著過去整個20世紀以美國為中心已到了浮出水面、接受檢驗的時刻。他認為,美國必須要,也必然能夠進行自我調整,「不然怎麼能選出歐巴馬呢?」至於整個大中華經濟圈,自我調整、適應環境的能力其實更強,臺灣根本是萬變金剛,只要能做出挑戰自我的變化,就一定能夠應對挑戰。
論壇尾聲,高副董表示 ,兩岸之間就像一把筷子,完全拆開或綁死都沒有用。它是一個最美麗的槓桿,但必須要找到能發揮最大力量的支點。撇開兩岸的政治立場不談,不論是政府、民間業者,只要能對子孫後代的發展和生存更好,那就是對的事情。沈先生則指出兩岸一定要善用擁有共同語言文字的軟實力優勢,加強彼此的溝通、瞭解和學習。
經營管理學院簡士超執行長、逢甲大學EMBA學術發展基金會翁登財董事長、廖森禧副董事長、張國竑總幹事及EMBA校友等均踴躍參與北中南三場次論壇活動,對兩岸經濟議題結構性的瞭解,及對未來十年趨勢的掌握均非常有助益。會後翁董事長表示成立基金會目的在於推動企業家與經理人更具優勢的學習,包括前瞻議 題產業論壇、Post EMBA系列課程、第六項修練、出版相關研究或教材、獎助管理人才培育等,並廣邀逢甲EMBA校友們參與學習成長。
「台灣 中國 亞洲 全球成長新動能論壇」與會貴賓。(照片/經營管理學院提供)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