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9.04.16
【本報訊】金管會宣布6月底前提出「微型保險」相關方案,預估下半年實施。鑑於一般民眾對於「微型保險」的陌生與不了解,本校風保系陳森松主任日前接受中央廣播電台的專訪,就「微型保險」內涵與相關措施深入分析,並提供政府相關主管單位政策建言。
陳主任提到,「微型保險」是提供給近貧者一種有關人壽或傷害的人身保險。它並非社會救助,因底層的貧窮者,已有所謂社會福利法和社會保險,像全民健保、國民年金等保障。它亦非商業保險,因商業保險屬營利性質,保費相對也較高,對於近貧者來說,通常無經濟能力負擔。微型保險早期在國際上是由孟加拉經濟學家Muhammad Yunus提出的「微型貸款」所延伸出來的一種借款人信用壽險,用意在於如借款人因故過世時,微型保險金額能用來償還銀行貸款及支付其身後喪葬費用。
政府提出「微型保險」議題,主要是針對近貧族群所推行的一種基本保險。它屬於一種政策保險,可由政府鼓勵、獎勵或強制攤派商業保險公司承接投保業務,但其實類似的微型保險,國內「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已經運作約有20年,該協會與基督教及原住民的社團結合,主要的服務對象以原住民為主,可以儲蓄也可以貸款,微型保險搭配微型貸款,辦理得相當成功。
陳主任認為,「微型保險」不一定要由商業保險公司來承接,政府可以先參考「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的經營運作模式,甚至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逐步往外拓展推廣到其他宗教或非宗教(如漁會、農會等非營利組織)的團體,嘉惠近貧人口。政府若評估整個市場結果,認為這些非營利社團沒有意願,或是不敷處理250萬近貧人口的保險業務時,可再考慮採用租稅獎勵措施或攤派搭配措施,洽請商業保險公司配合,以公辦民營方式來推動辦理。詳細專訪內容,請上中央廣播電台網站點選收聽。網址:www.rti.org.tw/Program /ProgramContent.aspx?ProgId =238&NetId=1&UnitId =0&LangId=1。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