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知名作家劉克襄先生 演講「搭火車,遊臺灣」

2009.04.02

deco

【校園記者郭芳城報導】97級中文系系學會籌劃的中文雙週系列活動,邀請素有「鳥人」稱號的知名作家兼《中國時報》副刊副主任劉克襄老師蒞校演講,3月25日晚間6時30分,在資電館B22演講「搭火車,遊臺灣」。劉老師透過Power Point的畫面帶領學生,由新竹開始,挑出十三個或大或小的車站,順時針依序介紹,學生們彷彿搭上這班虛擬火車,一同隨著劉老師神遊臺灣。
劉老師強調,他的介紹不是在旅遊指南一類的書籍所能見到的,而是用他的角度看到臺灣各地的種種經歷及諸多感受。首先從竹南站起程,竹南站有一棟二層木造號誌樓,是舊時用來指揮火車入站的所在,劉老師從裡面透過大片毛玻璃窗戶望出,細細聽聞各式火車的特色,他說莒光號入站有如戰車駛過一般。在新竹車站後方,來到竹蓮街,又名香粉街,有家名為「丸竹」的店,它是現今本土唯一的一家天然化妝品店,從蘇澳運來的大理石磨粉製成的化妝品,不僅天然無害,更是便宜。
在短短的時間內,劉老師興奮的分享了他的經歷:在台北車站因排骨便當勾起學生時期的懷舊情緒;侯硐站旁兩家相鄰而互不來往的麵店,彷彿臺灣某種政治現象的縮影;在三貂嶺站與日本青年的奇異遭遇;十分車站那個通往幸福的虛構車站;和平車站僅剩五班次的深藍小火車;吉安站經木瓜溪到壽豐,蔗園與稻田,奇萊山雪景的驚豔;知本站聽聞到阿美族少女的感人故事;高雄站已消逝的有似老鼠洞的售票處,那手與手的接觸;左營車站有著古怪堅持的酥餅店;集集線上偶遇的七名高一女生;以及台中車站周圍商家顯現舊城沒落的從容感。
劉老師談到自己稟持著小題大作、自得其樂的態度,搭著火車到處旅遊。為何選擇火車?他說因為火車便宜,而就人的移動來說,火車也變慢了。一旦腳步慢下來,才有機會看見更多的事物。對於旅遊,他重視的是整趟過程,劉老師提醒大家,珍惜搭火車時與你鄰座的過客,主動攀談,發揮好奇心,總會有意外的收穫。
劉老師長年進行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訪,並積極從事文學創作。80年代出版四本詩集、散文、自然志、童書等,多達四十餘部著作。

知名作家劉克襄先生(右)蒞校演講。(照片/中文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