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校慶裝置藝術競賽 展現逢甲精神

2008.12.18

deco

【本報訊】本校為慶祝47週年校慶而舉辦之「裝置藝術」競賽,12月15日公布比賽結果,前三名得獎作品為:「群‧力」、「A Tug of War」、「未來」。佳作:「卓越研究獨領風騷」,最佳人氣獎:「逢甲勇士-〈 集 〉」。
其中得到第一名的作品「群‧力」由建築系四年級吳志強、楊惟然共同創作,兩位同學用許許多多的紅色小兵象徵逢甲人的熱力,站在紗網上的小兵,一方面展現拔河奮戰不懈的精神,也代表在社會網絡上不斷提攜學弟妹的逢甲學長姐拉拔之情,從勁、力、動的主題,進而衍生出「合作」、「團結」的概念。
第二名作品「A Tug of WAR」由也是建築系四年級的鍾荏杰、羅凱蓓、羅崢瑋、王瑞璟等共同創作。同樣融入本校拔河傳統的概念,以拔河瞬間動作,作為創作的主架構,轉化出可以親近路過的人,和觀賞者互動的街道傢俱。
第三名作品「未來」,創作者是來自美國,目前就讀本校華語文教學中心的金凱文(Kevin Kingston)。純白的鳥代表逢甲的靈魂,一隻隻展翅飛翔的小鳥栩栩如生,雖然各自獨立又不同,但在同一個團體裏,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全部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小鳥身上的簽名,代表逢甲的每一份子參與逢甲過去、現在、未來這段旅程的最佳見證。
佳作作品「卓越研究獨領風騷」是由電聲碩士學位學程的游雅麟和趙俞婷同學以電聲實驗室EARL(Electro Acoustics Research Laboratory)來呈現,使用大膽的配色,讓作品更鮮明,用聲波將四個字做最後的串接,相互呼應。
獲得最佳人氣獎的「逢甲勇士-〈集〉」,由機電系一年級曾佐康同學所製作。看似樸拙的「逢甲勇士」是由許多小零件聚集後,經過組合、銲接按部就班完成每一個環節與系統,進而成為鋼鐵般的逢甲勇士,正如逢甲匯聚眾人之力一步一步開拓屬於逢甲人的驕傲與成就。
以上優勝同學將獲頒獎金兩千元至兩萬元不等。此次「裝置藝術」競賽自11月初開始佈展到成績公布、展覽結束,歷時一個半月,這些裝置藝術不僅展現逢甲的勁、力、動,同時也把校園點綴得更美麗、熱鬧,強力放送逢甲精神,吸引許多師生和社區民眾佇足觀賞。

校慶裝置藝術競賽 第一名

校慶裝置藝術競賽 其他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