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8.11.15
學校於民國68年為申請改制大學之校地面積規定,遴選現中科園區內購置第三校區土地。民國83年恰有機會服務於總務處保管組,而得緣接觸第三校區業務,回想當持鄰近地區一片荒涼之情境,與今日園區廠房林立及車馬水龍,真是天壤之別。在順應大台中地區之進步與發展,並歷經多年的校務發展與規劃,「逢甲大學中科校區」於民國97年10月27日在張仲明董事長、張保隆校長、師生及業界代表約300多位之見證下正式啟用。
本校計有三個校區,校本部為第一校區,為學校推動研究/教學/服務之主體;第二校區(福星校區)為師生住宿區(含學習中心);而第三校區(中科校區)則是延伸及擴展學校整體能量的產學研交流平台,藉由更貼近企業及推動產學合作(含人才培育),以營造「教學-研究-服務」為一體的連動整合循環,並創造師生及業界多贏的局面。世界所有成功的科學園區,都需要鄰近的一流大學提供人才培育、技術研發與經營管理服務,目前本校首先進駐中科校區的單位有中科辦公室、經營管理學院及研發處育成中心。
本校各方面屢獲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大眾的認同肯定,諸如教學卓越及私校產學合作評量第一等等,中科校區則以「FoCUs Inno-逢甲應諾」為目標,以應諾及契合企業需求,含彙整技術服務、經營管理服務及人才培育三種機能於同一平台,進而驅動運轉「教學-研究-服務」為一體的循環,以營造多贏的環境及氛圍。尤其當老師與業界緊密契合,連帶將提供學生參與產學合作實習機會;老師亦可透過產學合作,隨時掌握社會脈動與需求,並將結合學理與實務的經驗引入課堂教學,諸如此等,都能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當然在長期產學合作下,學校或院系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連動的將是學生就業機會的擴增。
因職務關係而得幸參與中科校區規劃與建設,深深感受到民國97年10月27日這個重要的日子,背後是來自校長到師長及同仁的長期心血付出,諸如秘書室與公關室的運籌規劃與主導;總務處與資訊處的基礎建設;會計室的經費規畫及控管,還有研發處/推廣教育處/圖書館/經管院的整體動員等等。接下來,當是展現「FoCUs Inno-逢甲應諾」的產學研交流平台,其是學校各院系及推廣服務能量可以揮灑的平台與空間。
中科校區-科研大樓。(攝影/謝欣錦)
中科校區-科研大樓。(攝影/謝欣錦)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