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產氫團隊能源夢工場 生物產氫技術10年有成

2008.11.06

deco

本校自1998年開始從事厭氧生物產氫相關研究,2000年成立「生物氫能研究團隊」,在經濟部能源局及本校資助之下,目前在本土產氫菌種篩選、產氫生物反應器設計及菌種結構分析等厭氧生物技術上,已獲致傑出成果,並獲得國際上的矚目。本校先期篩選生活污水處理廠之廢棄污泥,以攪拌式顆粒污泥床系統,產氫速率提升為15.09 L/h/L,此成果大幅領先世界水準。

2007年12月底,本校完成全國第一座生物氫能之連續式「生質氫能先導工場(pilot plant)」。此先導工場分為備料區(連續式進料系統)、混合區、醱酵產氫區(反應槽系統)、氣液分離區及機電整合系統區等五大部分。先導工場最終目標,是研發將生質物以生物法轉化為氫氣之量產應用技術,推動我國氫能社會之發展。目前已完成糖蜜以及澱粉之醱酵產氫技術操作,確定進料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SOP。透過先導工場的建立,已經整合相關研究資源與研發能量,進行生質產氫關鍵性技術的突破與研發,克服實際應用時所遭遇之瓶頸,有助於未來發展具商業規模之永續生物氫能生產系統,並使本校成為生質氫能發展之研究重鎮。

本校的生物氫能研發團隊也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能源組織氫能推動協定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 Hydrogen Implementing Agreement (IEA-HIA)」及「亞洲地區生物產氫聯盟(Asia Bio-HyLinks)」。目前「亞洲地區生物產氫聯盟」秘書處設於逢甲大學,參與以上國際活動均能協助拓展我國學術地位及本校國際化。

校慶當天,「生質氫能先導工場」將互動展示:1.生物產氫整合燃料電池與LED的發電系統。2.小型燃料電池模型車。3.產氫團隊過去十年研發過程的電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