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8.11.06
【藝術中心訊】配合本校47週年校慶,藝術中心即日起至12月4日舉辦「施鎮洋木雕、李榮烈竹編雙個展」,特別精選施鎮洋木雕 37件,李榮烈竹編43件,歡迎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一起來領略中國木雕及竹編藝術之美。
施鎮洋老師,1992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是最年輕的傳統工藝木雕類得主,從事雕刻至今逾40年,其雕刻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個面向:廟宇大木作(神龕、藻井、斗栱等)、小木作(供桌、神轎)、木雕創作。
施老師自幼隨侍父親施坤玉大木作匠師,參與各地廟寺大木作與木雕工作。34歲開始獨立承攬廟寺木作,精湛的雕工深受好評。1982年聽從當時謝東閔副總統的建議,從廟宇大木作轉向木雕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施老師融會傳統與現代的企圖心與實踐成果,除了考慮木材特性、造型,再採取「看木頭找靈感」的方式構思題材。通過抽象思維的傳統圖像、符號結合,開啟木雕創作的新天地。
李榮烈老師與竹子的結緣長達半世紀以上,18歲時進入南投縣手工藝研究所學習竹編工藝,在主任顏水龍、竹工科黃塗山指導下,與竹材結下不解之緣,之後又得陳火的漆藝指導,學得多項工藝技術。最初以竹藝為生計,隨著社會的需求轉變,成功地將竹編技藝從常民生活帶向學術殿堂、外交領域、藝術創作中。他的創作品著重於結實精緻,自然流露傳統工藝的鄉土性、親和性與文化性。
李榮烈老師曾獲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1994年獲得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05年榮獲教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長期浸淫竹編類創作的他,認為民藝創作要廣為流傳、推廣,以實用性為第一要務。李老師從竹藝編織創作、擔任評審、教職,更以竹藝回饋服務社會。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