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8.04.03
【校園記者鍾宜蓁報導】本校邀請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亦為本校特約講座教授的鄭培凱教授,蒞校連續發表兩場學術演講。3月21日上午在高承恕副董事長的引言下,鄭教授在本校資電館B22教室展開一場精采的演講「〈色戒〉的藝術糾葛-張愛玲小說與李安的電影」。
去年最受華人及全球矚目的電影之一,莫過於由李安所導演的〈色戒〉。因童年的不幸造成冷漠性格,小說舖陳與文字呈現總顯蒼涼,銳利的張愛玲與電影中總是留餘韻,保有溫暖的李安,究竟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由擔任〈色戒〉此片文學顧問的鄭教授來為大家分析個中精采,相信是最合適的。
鄭教授從張愛玲的文字運用,到李安的電影拍攝分析,每一個環節都精闢的講解,讓全場師生聽得津津有味。鄭教授特別提到,文字可在意象的跳躍上呈現,但電影的感染力是另一種語言,如何超越文字的感覺就是電影人的功力了。一部〈色戒〉小說要寫多久?張愛玲精工細磨寫了十餘年!而李安曾說過,他第一次看這部小說的時候,並沒有想拍的慾望,就像之前的斷背山。但是,小說裡的情節總是在他的腦海中出現;所以他必須拍這部電影來尋找忘不掉它的原因。
每一個人的背景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也都藏著些許常人不曾多想的疑慮,在〈色戒〉完成後,文學和電影之間的糾葛,更表現出許多令人思考的議題,經過鄭教授的演講後,同學們更了解〈色戒〉所要呈現的歷史紀錄,在場同學發問踴躍想更深探精髓,鄭教授也提示同學們,可以再多看一遍〈色戒〉電影,相信會對該片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鄭培凱教授。(攝影/林暉)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