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高人言先生高瞻遠矚為逢甲奠基 副校長 李元棟

2003.09.05

deco

歲月荏苒,本校重建人高人言先生於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十日去世,至今年九月已屆滿十年,為紀念人言先生逝世十週年,學校規劃於九月九日至九月十日,舉辦高人言先生文物展、學術研討會、追思音樂會及發行高人言先生紀念特刊等一系列紀念活動,藉使師生瞭解逢甲大學重建過程的艱辛,進而珍惜現有的成果,開拓光明遠大的前程。 高人言先生於民國五十一年八月廿五日接掌逢甲工商學院院長,至民國八十二年在逢甲大學名譽董事長任內去世,共有卅餘年歲月為逢甲大學奮鬥,可算是逢甲的奠基者和開創者!早期學校校地購置、校舍興建、優良師資延攬、教學方針的策定,莫不出自高人言先生的睿智遠見。今日師生能在優美的校園環境裏研究、學習和生活,實應感謝人言先生和早期陪同人言先生共同為校務發展而全力付出的教職員工們。個人有幸留校服務,耳聞並目睹人言先生為逢甲奮鬥的事蹟,謹以虔誠和感恩的心情,追述人言先生在逢甲工商學院院長及逢甲大學董事長任內,幾件對校務發展影響深遠的決策作為,藉使教職員工和同學對高重建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資紀念人言先生。 一、遷校西屯為逢甲奠定百年不拔根基,並促進西屯地區的繁榮: 本校於民國五十年創校時,校址在台中市北屯大坑觀音山,高人言先生接任院長後發現大坑原址侷限山坡上,水電缺乏,交通不便,未來發展必受限制,乃毅然決然克服萬難,標購西屯現址一萬六千餘坪土地興建校舍,隨後續任院長張希哲先生、廖英鳴先生等陸續購置週邊土地,乃有今日之規模,學生人數也隨著校地的擴充由五十一年的二百餘人,增至今日的一萬九千餘人,成為中部地區師生人數最多的大學院校,西屯區由於逢甲大學的設校,已成為台中市發展最為迅速之地區,在都市化、商業化的發展下,逢甲社區儼然成為台中市另一個重要商圈。西屯區人口從五十一年的四萬餘人,增至九十二年的十八萬三千餘人,三十年來增加幾近五倍人口,撫今追昔,地區民眾在享受繁榮富裕之餘,能不感念高人言先生當年遷校西屯的睿智決定! 二、訂定「嚴管勤教」的教育方針,造就優良人才,蔚為國用: 高人言先生認為只有嚴管勤教,使學生認真學習,才能和公立學校學生並駕齊驅,達到一定的水準,畢業後蔚為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歷任校長都能全心盡力,貫徹執行,使此一政策具體落實,也使得本校畢業生成為就業市場中最受企業喜愛錄用的前十名學校畢業生之一。 三、延攬優良師資來校任教: 高人言先生認為優良師資是提昇教學效果、嘉惠學生的不二法門,因此任內為延攬優良師資來校任教不遺餘力,四十餘年來,本校歷任校長主持校務,都秉持高人言先生此一指示,不斷延攬優良師資來校任教,充實各項教學設備。學生在優良的學習環境之下,接受優良師資的指導,名師出高徒,誠非虛言,逢甲畢業生,當然廣受企業所歡迎。 高人言先生於民國八十年本校創校卅週年校慶時曾發表感言,希望逢甲在十年內,起碼要達到美國州立大學水準,然後往世界一流學府邁進,亦希望諾貝爾得主也在逢甲大學出現。過去十年來由於師生的努力奮鬥,我們也有極大的進步。我深信只要繼續遵循高人言先生的訓誨,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努力,發揮逢甲人忠勤誠篤的精神,不斷創新,落實執行,一定會實現他老人家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