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3.09.05
歲月易逝,本校重建人高人言先生辭世,匆匆已過十年。可是人言先生的影像卻是越來越鮮明,越來越令人崇敬。
人言先生一生做過許多大官,最後是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那些官銜有如雲煙,漸行漸遠;逢甲工商學院重建人、院長、逢甲大學董事長的色彩則日益濃厚清晰。人言先生一生最大的成就無疑的就是接辦逢甲,把逢甲安放在磐石上,再也不會動搖。人言先生豁達大度,正是創業垂統的人物。他從僑務委員會下來,就把全副精神放在逢甲,他要求「嚴管勤教」 ,他希望逢甲成為一所綜合型大學,有文法學院,他最大的期盼是逢甲能達到美國第一流州立大學的水準。可以告慰人言先生在天之靈,在董事會、校長、全體教職員工和校友們的努力下,綜合型大學我們已經做到,水準的提升也有極為可觀的成績。
人言先生愛護鄉邦,愈老愈愛,他是廣東新會人,他晚年愛用家鄉的蒲扇,他想念家鄉的大榕樹和大榕樹下乘涼的叔伯兄弟;他想新會同鄉偉人梁啟超,廣東同鄉偉人康有為、孫中山,以及創造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中國窮,他認為那是制度─共產制度所造成,因為努力和不努力的領一樣多的工資,那種制度叫人懶惰。他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有過幾句極為中肯的說話,他說:「西方的長處為科技,為實驗精神;其弊害則為個人主義氾濫,功利主義太重。我們應取其長,棄其短,發揚儒家精神,吸收科學新知,廣為中庸之道」。
他對我國留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也有幾句針砭之言,他說:「中國學生的優點是勤奮研求,規規矩矩,其缺點是任何場合,甚至討論會,不願多所發言,簡單來說,是太過重視記憶,不太重視思考,是太會讀書,不太會實驗」。由這幾句話看來,人言先生的卓見遠識,真是令人嘆服。
自抗戰勝利,與人言先生在廣州訂交,已逾半世紀;自五十一年應人言先生之邀到逢甲共同奮鬥,也超過四十年。這數十年,人言先生對我的友誼親如兄弟,我和我的家人對他的思念也綿綿不絕,永遠不能忘懷。
張前校長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