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細數逢城歲月 見證逢甲昇級

2003.06.12

deco

本屆畢業生在校期間,正值本校求新求變、轉型升級的階段,無論校舍建築、教學設施、院系結構、行政組織、校園環境、制度運作,都經歷了大幅調整與變革,也使本校聲望日隆,受到海內外的矚目與肯定。
回顧本屆畢業生的大學生涯,堪稱曲折起伏,一方面,大一新生報到不久即遭遇九二一大地震,畢業前夕又逢SARS肆虐,甚至連畢業典禮都改為網路虛擬方式舉行。另一方面,他們也見證了逢甲四十風華校慶、目睹第一校區招待所與女生宿舍的拆除,又先後迎接了商學大樓新建、圖書館整建、福星校區女生宿舍新建工程的落成啟用、以及諸多校務長足發展的成果。在驚懼與欣喜、樓落與樓起之間,逢甲大學不斷加速成長,為過去的逢甲人增添榮耀,為現在的逢甲人培育競爭力,為未來的逢甲人奠立更佳的教育基礎。
逢甲的每一分進步,都是全體師生與校友共同努力的結果;逢甲的每一分成就,都是全球十二萬名校友的光榮。今日的畢業生,見證了母校的成長;逢甲大學也將見證全體逢甲人的成功。
八十八學年度
劉安之校長就職上任。
成立研究發展處、人文社會學院、資訊電機學院、藝術中心。
碩士班新增: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增:土木及水利工程研 究所、工業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自動控制工程學系、保險學系、土地管理學系。
商學大樓完工。
文藝月改為文藝季。
八十九學年度
本校環保安全衛生工作,第三度蟬聯教育部最高補助金額。
成立建設學院。
博士班新增:材料科學學系、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新增: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增:建 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系、會計與財稅研究所。
育樂館外部整建暨校園景觀三期工程完工。
教育部授權本校八十九學年起自審教師升等論文。
建置全校無線上網環境,首創「e-Book專案」,補助每名學生一萬元購買筆記型電腦。
九十學年度
教育部私立大學院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審查,本校名列第一。
博士班新增:經濟學系、電機與通訊工程。碩士班新增:光電物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增:紡 織工程研究所、材料與製造工程。學士班新增:資訊電機學院不分系榮譽班。
機械工程學系更名為「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紡織工程學系更名為「纖維與複合材料學 系」。
成立技術授權中心、創新育成中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圖書館整建、女生宿舍新建、工學院中庭完工落成啟用,並整體規劃福星校區生活圈。
重整行政組織,並新設資訊處、進修推廣學院、招生組、住宿組、採購組、公關室。
成立全球校友資訊網、逢甲大學電視台。
所有教室與宿舍裝設冷氣,推出校區夜間安全接送。
九十一學年度
博士班新增:商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系、機械與航空工程。
碩士班新增:通訊工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國際貿易學系、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碩士班調整: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分組獨立(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學系),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 所分組獨立(建築學系、都市計畫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增:經營管理、通訊工程學系、公共政 策。
學士班新增:外國語文學系、通訊工程學系。進修學士班新增:室內與景觀設計,調整:會計 學系、保險學系、合作經濟學系合併成立為商學進修學士班。
成立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網路資料中心、聯合服務中心、統計調查研究中心、社會事業經營管理研 究中心。
電子通訊館、人文社會館整建完工。資訊處榮獲ISO 9001:2000認證。海內外校友集資捐贈公共藝 術紀念品-逢甲「鷹揚」,矗立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