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3.05.15
【校園記者張文榮報導】為掌握臺灣未來在地理區域中所扮演的經貿角色,本校圖書館所舉辦「中華經貿學術講座」,特別邀請中研院經濟所于宗先院士於4月29日蒞校,當日下午二時在圖書館演講廳以「台灣會被邊緣化嗎?」為題發表演講,由商學院劉副院長擔任主席、經濟系鄒主任擔任與談人,共同就此課題做一深入的反省及分析。 于院士指出,「邊緣化」是指臺灣在東亞區域經濟上的發展,有被逐漸孤立、忽視的危險,而相對於大陸兩岸經貿的互動,臺灣可能會在政治因素下被排斥犧牲。他認為兩岸關係的交惡是造成臺灣被邊緣化的最大因素,此外企業界在投資選擇時,對兩岸提供的勞力、資本、技術及政府政策之衡量,也是影響臺灣經貿地位的關鍵條件。 于院士提出了五點改善途徑:一、積極推動大中華經濟圈的成立。二、建立三角金融中心。三、積極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四、規劃觀光景點。五、同意「 一中原則」。他特別強調「 一中原則」能將兩岸推向「 民有、民治、民享」的新中國,未來在經濟上的發展,也能立足臺灣,放眼大陸。 鄒主任在與談時提出補充,臺灣應有效利用充裕的人力資源及企業家精神,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及觀光資源,在與大陸的互動中累積經驗,切勿拘泥於政治立場,要有「經濟來往無國界」的認知,才能避免臺灣被邊緣化的危機,使臺灣經濟成為大中華經濟圈中不可分割的一環。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