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研發處訊】本校研發長暨工學院院長劉通敏教授近日以「改良式V型熱傳 增益器」之研究成果,榮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頒發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證書。該項發明是一種熱交換器之熱傳提昇的裝置,特別是針對熱交換器中的內冷卻(或是熱)流道表面突出物(肋條)形狀之設計,可以提高熱傳增益,消除局部熱點,並且降低流體壓力損失,預計將被廣泛運用於航太、機械工業界的熱交換器上,造福產業界的進一步發展。 劉通敏研發長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博士,現任中國航空太空學會常務監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力學學會理事、火藥學會理事、燃燒學會名譽理事,以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曾任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中央標準局之溫度與熱認證領域召集人,並擔任國科會熱流學門、能源學門、航空學門等召集人。他專長於燃燒工程、內燃機、噴射推進、轉動機械熱傳增益、雷射診斷量測、生物流力、紊流數值計算模擬等,並曾榮獲多次國科會研究傑出獎與特約研究人員獎,學識弘博,研究精湛,學術地位崇高。 劉研發長表示,一般在熱交換器的應用中,總希望能在最小的能量耗損下,達到最大的熱交換效益,因此,如何設計改良一種熱交換器的熱傳提昇裝置,既具備較佳與較均勻的熱傳增益效果,又能有較小的流體壓力損失,長久以來一直是航太、機械工業界、熱交換器使用者所殷盼的目標。 劉研發長基於多年從事機械熱流之相關學術與產業研究,以及研發之實務經驗,潛心多方設計與探討,並經無數次的試作樣品及改良,終於發明出此項「改良式V型熱傳增益器」,將可廣泛造福業界所有熱交換器之使用者。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