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影音像資料庫 圖片回顧逢城歲月

deco

校史影音像資料庫 圖片回顧逢城歲月

2003.03.26

【秘書室訊】西屯地區一望無際的田埂,機場旁的高射砲陣地,每到黃昏便有癡情男站崗的勵志園,新生兒時期的愉園、溜冰場、游泳池、圖書館、行政一二館 、文華路、逢甲路、榕榕大道與學生宿舍,歷歷如在昨日。雖然因為時光流逝,許多景物已不復得見,不過校史資料室的「校史影音像資料庫」數位圖像計畫,卻可使這些舊時記憶重現眼前。
校史資料室日前展出這項三年計畫的第一階段成果,以遷校西屯以來,校園建築及景觀變化之老照片為主軸,呈現逢甲大學的生命史、逢甲社區居民的共同記憶、西屯的變遷與成長,亦藉此呼籲「廣義的逢甲人」共同翻箱倒篋找老照片,加入這場保存逢城共同文化資產的計畫。
校史資料室目前已完成來自前校史編纂委員會、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室謝京華主任、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胡志佳所長、建築系李素馨主任、總務處簡淑玲小姐、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廖盈宣小姐、營繕組王欣小姐與賴扶勇先生、以及公關室所提供計二萬五千餘張照片之分類整理,日前正式以「逢城歲月-建築景觀老照片展」為主題發表成果為起步,以「文字影像化,影像故事化」為設計概念,依第一招待所空間特性規劃「校區空間配置」、「圖書館」 、「行政一二館」、「學生宿舍」、「第一招待所」、「逢甲今昔」六個主題的老照片,訴說逢城故事。本次展覽捨棄一般嚴肅的條列說明做法,每個主題區都以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王志宇副教授創作的新詩為側寫,紅花綠葉相得益彰。

民國50年代的行政大樓。(照片/校史資料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