縷縷祝福 土木系副教授 陳廣祥

deco

縷縷祝福 土木系副教授 陳廣祥

2002.06.06

經常在上課的時候會計算同學們受「教育的成本」,讓同學們知道,他們及他們的家長所做的教育投資有多少,也一再地向同學們說明接受教育權的意義,其主要的目的無非是要提醒同學們:擁有在校學習機會是多麼的重要。在終生學習的理念下,學校教育雖然只是其中的一環,但不容忽視的─這也是奠定日後雄厚學習基礎的最佳場所。即使學習的內容不一定能在未來實務的需求中使用,但它確實提供了一個啟發智能及開創應用的空間。 學校教育提供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專業的知識之外,也包含多種研習歷練的機會,有計畫的耕耘絕對可以獲得豐碩的成果,但對於部份的年輕學子而言,卻可能因沒有善加利用這個機會而錯失良機。每每到設於系館地下室的試驗室去看學生做試驗時,見到研究生學長帶著數位學弟一次又一次重覆進行非常耗費體力的辛苦試驗工作時,都讓我非常的感動,因為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逢甲人」無限希望,而絕大多數的「逢甲人」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也絕對有一顆靈活應變的腦筋,在遭遇困難或問題時不但能冷靜,還能思考尋求因應解決的方法,相信今日即將畢業的各位同學們,必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或許剛來到學校時的那傻里傻氣愣小子般的模樣,仍然很清晰可見的浮現在各位的腦海中,但光陰不留人,離開學校奔向另一旅程的時刻已來到。也許你正為了升學或就業而處於徬徨不安之中,也或許你正因獲得其它的機會而感到慶幸。已獲得其它機會的同學們除了對自己的機緣感到幸運之外,更應思考如何應用新的機會與智慧讓自己向上提昇;然相對於正陷於徬惶不安之中的同學亦無須感到氣餒,不妨嚐試尋求新的機會及耐心等待新機會的來臨,畢竟「天生我才,必有用」! 中國字中「借鏡」這兩個字,個人覺得相當有意思。其主要目的不外乎在於:多看別人的優越之處而起效法之心,看到別人好,也希望讓自己變的更好,當自己變好時也嘗試讓別人一起好,如此相互扶持而蔚為一股良好風氣。相信各位在離開學校之後會看到或接觸到很多新的事和物,學習讓這些事和物在良好的應用之下「利己利人」是大家可列為努力的目標之一。但除了努力於事業的開創之外,也不要忘記公益事業需要你們這些菁英份子的投入,在行有餘力之時,也能發揚「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為促進社會的詳和盡一己棉薄之力。 藉此,謹祝各位畢業的同學們都能發揮「逢甲人」的精神,化逆境為順境,鵬程萬里,也同祝我逢甲校運更加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