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王志宇老師專訪】由人文社會學院歷史與人文教學組陳哲三教授擔任總編纂的《竹山鎮志》,已於去年底由竹山鎮公所出版。該書分上下二冊,厚達一千七百餘頁,在諸多已出版的台灣鄉鎮志中,堪稱上乘之作。由於內容詳實,印刷精美,甫一出版即搶購一空,目前竹山鎮公所正積極準備再版。
陳教授為本校資深教師,民國六十三年至本校兼任;民國六十八年起開始專任,為本校第一位歷史教師,曾任出版組主任五年、歷史教學組主任七年,並主持第一次逢甲大學校史修纂,對本校貢獻良多。
對歷史的研究者而言,地方志的編纂有加深基礎研究的作用,藉志書的編纂,可收集眾多的史料,並得到許多新發現。《竹山鎮志》的編纂,本校亦有莊義芳、張志相、張瑞成、王志宇等老師參與,在陳教授的領導下,逐漸形成研究地方史的風氣,也隱然成為一區域史的研究群。
遠在《竹山鎮志》之前,陳教授在民國八十二年就負責南投集集鎮的鎮志編纂計畫,《集集鎮志》於民國八十七年出版。而《竹山鎮志》的編纂工作,始於民國八十七年,歷經三年,終在去年底出版。志書的編纂,除一般文獻資料的徵集,還需投身於田野調查,過程備極艱苦,非有極大毅力,實不易完成。
陳教授接觸地方史志工作可遠溯至自民國六十年,撰寫《竹山鹿谷發達史》。彼時在資源有限、資料文獻徵集不易之下,他仍以一人之力完成此稿,受到學界所注目。此後陳教授研究領域轉到中國現代史,十年鑽研,成果豐碩,論著數十篇,有關鄒魯及大學院的研究,廣獲學界徵引。民國八○年代之後,陳教授將研究重心轉移至台灣史,尤其在南投區域史的研究,更為學界所推崇,成為南投史專家。
陳教授對地方志的編寫,有相當深刻的體認,他認為編纂人選、地方鄉鎮公所及相關單位的配合,乃是能否順利成稿的重要因素。例如《竹山鎮志》的編纂委員大多來自竹山,或是與竹山地區有關的人選,這是較令人滿意之處;不過他也相當感嘆部分單位應付了事的心態,往往延滯了成稿時程。
學術之路是艱辛的,需要投注相當的心力,我們從陳教授身上,看得到學術人的特色。陳教授鍾情於研究,唯一的休閒便是傍晚時分的散步運動。從集集到竹山,近十年的編纂期間,陳教授的假日大都在集集與竹山渡過,也因此陳師母曾開玩笑的對編輯群說:「你們什麼時候把先生還給我?」不過,他的辛苦總算有了代價,近年來,陳教授與該研究群持續的發表有關南投方面的著述,正是長期進行地方研究的成果。陳教授熱愛鄉土,在研究著述上的努力及成就,以及獎勵後學、提拔人才的胸襟,實可為學界的典範。
陳哲三教授與竹山鎮志。 ( 攝影/張萍鳳 )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