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民俗體育.健康適能運動 體育室研發新課程

deco

攀岩.民俗體育.健康適能運動 體育室研發新課程

2002.03.14

【體育室訊】近年來政府大力提倡全民運動與終身學習,期待全國人民都能規劃個人生涯的運動休閒生活,以求促進身心健康,提昇生活品質,進而降低健保支出,更藉由提昇國民體力而提高國家競爭力。本校為響應此一國家政策,特責成體育室規劃適合終身運動並能融入休閒生活的體育課程,使學生能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體育室配合本校軟硬體資源與師資,並參考時勢潮流,不斷研發新課程,自八十五學年起陸續推出保齡球、木球、國際標準舞,階梯有氧運動、輪鞋溜冰、滑冰、太極十八式、健康與體重控制等課程,並於本(九十)學年度增開「攀岩」、「民俗體育」、「健康適能運動」等三項課程。
「攀岩」原先是登山技巧的一部分,如今已演變成享受肢體在岩壁上靈巧移動、進而追求超越體能極限、克服困難險阻的獨立運動項目。近年來隨著人工岩場的普及與極限運動的盛行,攀岩已成為新興的熱門運動。本校預見此一趨勢,早於八十八年就興建完成當時全國最大最高的固定式攀岩塔,並積極培訓攀岩師資,成為全國第四所、而且是無體育科系的第一所開設攀岩課程之學校。目前任課教師為張宜正老師,同學生選課熱烈,頗受好評。
「民俗體育」是以富有中國文化傳統之民俗技藝為核心的休閒運動課程,除能促進身心健康、提倡正當休閒活動外,更能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保存固有民俗技藝。本校幾經努力情商,終能禮聘何文隆老師擔任本課程的任課教師。何老師畢業於菲律賓亞諾尼莎大學體育研究所,專攻休閒體育,更是國內推廣民俗體育之翹楚。本課程授課內容包括風箏、扯鈴、踢毽子等項目之製作與操演,上課地點為學思園,課程推出後大受歡迎,開課名額總是供不應求。
「健康適能運動」之課程目的在於針對個人體能狀況,設計一套適合個人需求的運動處方,內容包含運動項目、部位、強度、頻率與時間,以求循序增進體適能與鍛鍊良好體態,使個人能維持健康與充滿自信,從容應付日常生活與職場所需的體能。在這個重視健康與雕塑身材的時代,本課程能教導學生如何為自己擬出一份合適的運動處方,也使同學「想塑哪裡就塑哪裡」。授課的汪在莒老師更是一時之選,畢業於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長年致力於體適能運動之研究與推廣,目前也是綠山林健康中心的經營者與指導教練,集理論與實務於一身,深受學生愛戴。
體育室吳蕙米主任表示:日後將繼續強化軟硬體設施與師資陣容,加快腳步研發適合本校師生之體育課程,滿足全校師生求知、求健康的需求,培育身心強健的同仁與新生代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