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2.01.16
生老病死,本為常態,但年過耳順,每見親朋故舊遽歸道山,總不免傷感。尤其總統府前資政何公宜武客歲辭世,更令金讓格外悲慟。
宜武先生於民國三十六年當選第一屆國大代表後,即從事僑務工作,兼及金融,均卓然有成,金讓雖聞名已久,惜無緣識荊。民國六十一年金讓獲中國國民黨提名當選國大代表,翌年春,金讓往國大黨部報到,適值先生新任書記長,自此結交。三十年來,金讓視先生亦師亦友,於公於私,均獲先生諸多照顧。
先生為人謙和,行事務實,看似平凡,但就金讓多年追隨經驗,深知其成功確非偶然,舉其犖犖大者:
第一、處事圓融,立場堅定而作法靈活。當先生出任國大書記長時,資深代表中頗多黨國大老,年長份尊,而年富力強之增額代表,急於表現者又不乏其人。宜武先生周旋其間,不卑不亢,對黨中央交付之任務均能一一貫徹,而黨籍代表之建言,經充分討論後,亦能獲得相當尊重。其後任職國大秘書長期間,適值我國政治轉型期,先生調和鼎鼐、折衝斡旋,在內有反彈,外有壓力之狀況下,促成資深代表自願退職,國會全面改選,其間之艱辛,非外人所能了解,若無先生之堅忍,實難順利完成。
第二、待人周到,休休有容。先生身為黨國要員及金融鉅子,待人接物,從無傲氣。無論後生晚輩或達官貴人,均一視同仁,對部屬更以身教示範,從不疾言厲色,令人如沐春風。
第三、提攜後進,不遺餘力:以金讓為例,先生六十九年出任國大秘書長時,即引荐金讓擔任憲政研究委員會兼任秘書,使金讓得以與代表同仁多所接觸,其後又令金讓參與友黨協商,更增個人歷練。第二屆國大產生後,金讓得以出任國大秘書長,固為中央拔擢,但先生多年之提攜,委實功不可沒。而近年先生擔任董事長之逢甲大學與世華文教基金會,復先後聘金讓為董事,更見先生對金讓之厚愛。
總之,先生臨事以敬,待人以誠,不矜不伐,有守有為,是以不分朝野,無論尊卑,對先生均極為敬重。金讓有幸追隨先生多年,其公忠體國之節操,人盡皆知,而其光風霽月之襟懷,則感受獨深,謹以此文聊表衷心之敬意與感激。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