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1.12.13
【校園記者黃晴筠報導】圖書館為了面對新世紀挑戰,今年圖書館週特以「邁向學習紀元,拓展知識版圖」為主題,並於十二月五日邀請人文社會學院朱炎院長演講「有效學習的藝術」。
朱院長建議在場同學,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懂得利用時間。他舉梭羅《湖濱散記》為例:「所有美好的思想、詩句都出現在早晨」,清晨的閱讀是最佳的學習。朱院長表示,利用每天的清晨是他持續學習的不二法門。俗語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所有修身養性、成功立業和學養豐厚的人物,都是早睡早起的人。他感嘆現在學生大都晚睡晚起,希望大家改變生活方式,讓晨曦中的逢甲校園弦歌不輟。
為適應地球村的來臨,善用電腦資訊已是現代人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電腦可說是最惠而不費、無遠弗屆的學習工具。不會善用電腦的人,將是一個自閉的學習者,不但會漸漸被邊緣化、局外化,而且學不到最先進的新東西。朱院長表示,無論上網找資料,或是與別人溝通,英語不好的人會成為學習的最大障礙,而善用時間,「重複」與「熟練」則是學好英語的不二法則。
朱院長認為,學習的要點在於心,心若是靜,學習效果也跟著提昇。他以自己學習西班牙文為例,靠著死背活用和善用時間,加上下苦功的精神,三年內修得博士學位,也學到了第三種外國語言。
朱院長說,有些學問非熟練、重複不可,如語言習慣,不熟不行。他曾在數月內把一本三百八十七頁的西班牙歷史背熟;他認為,惟其熟背詩句,即可對某位作者的作品產生特別感情,才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體悟。他以背熟的詩文做為根基,因而可以盡情揮灑,開拓學術境界。
分享: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