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月光下 我們的歌 民歌演唱會風靡校園

2001.11.08

deco

【校園記者朱偉祺、黃佩筠報導】還記得 70 年代的校園到處都有人唱著「我們的歌」?還記得像黃大城、吳楚楚這樣的民歌歌手嗎?慶祝逢甲建校四十周年的第二週活動,以「成長」為主軸,象徵逢甲在 70 年代的成長;而民歌,正好也是在 70 年代伴隨許多人渡過青澀歲月、一同成長的一個印記。
11 月 1 日晚上的六點到九點,行政二館的草地上,擠滿師生與社區民眾,一起聆賞校園民歌演唱會,度過一個美麗的夜晚。在廣播人何方的主持下,許多久別歌壇的歌手們訴說重唱昔日民歌的心情感受,並暢談 70 年代校園民歌風靡全國大專院校的盛況。
晚會首先由王瑞瑜的「春風」開場,深情渾厚的嗓音立刻風靡了現場觀眾。當年首創以北一女高材生身分出唱片,並獲得金韻獎肯定的王海玲,以 20 年前的「冷歌」-我心是清泉,帶領大家進入清新、淳樸的民歌園地。她又以 清 亮純真的歌聲,經由鄭愁予作詞的「偈」,唱出當時學生對世界的思索與憧憬。
黃大城和主持人一來一往的幽默對談,逗得全場笑聲不斷。在炒熱全場氣氛之餘,他所演唱的「漁唱」、「木棉道」、「廟會」更是將演唱會帶向高潮。潘越雲的「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低迴婉轉、感人肺腑,沙啞的嗓音將歌曲中的傷感完全釋放,讓人聽了也忍不住跟著悲傷起來。
晚會的神秘嘉賓-李壽全,帶來一首當時的民歌「張三的歌」。他不僅是個成功的音樂製作人,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逢甲人。他特別為四十周年的校慶改編了我們的校歌,並將於 11 月 15 日校慶當天呈現在所有逢甲人面前,令人深切期待。施孝榮也以雄渾豪邁的歌聲帶來了一曲「歸城沙人」,瞬間,大夥彷彿置身滾滾大漠之中,心中也跟著歌詞中的蒼涼與雄壯,時而低迴、時而昂揚。 最後上場的錦繡二重唱,青春活潑、熱力四射的演唱方式,帶來一連串的口水歌,並以「飛向你、飛向我」鼓動全場的聽眾一起跟著跳舞,為整個活動畫下亮眼的 Ending。

李壽全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