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2025.09.28
2025.09.23
在大學教育日益重視跨域與自主學習的時代,逢甲大學以創新教學設計推出全新課程規劃「人文與科技大講堂」。透過「十場講座,換來無限思維+通識2學分」的設計,學生不僅能在聽演講的學習過程中取得學分,更能從不同領域專家的個人經驗分享中汲取靈感,開拓視野、深化思維。
課程採自主參與,學生可依興趣與時間自由選擇場次,只要在在學期間完成10場講座與學習紀錄,即可獲得通識2學分。逢甲期望以更開放的學習制度,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路上,兼顧學分、思辨與成長。
「人文與科技大講堂」每學期邀請4至6位橫跨企業、學術與文化界的重量級講者,分享產業洞察與個人實踐經驗。課程分為兩部分,專題演講與課後討論與反思,不僅強調知識吸收,更注重思維交流,課後由協同教師帶領學生延伸討論。
逢甲大學指出,設計這門課的初衷,是希望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帶著思考去交流」,在跨域對話中找到新的啟發與方向。本學期講座陣容多元,從文化美學到科技創新,皆邀請具代表性的業界領袖與學者登場:
「人文與科技大講堂」不只是學分制度的創新,更是逢甲大學推動跨域與自主學習及全人教育的實踐。透過課後討論與反思,學生能與不同學系的同儕交流觀點,激盪出多元思維火花。「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十場講座中,既與世界對話,也與自己對話。」逢甲大學表示,這樣的學習設計,不只是讓學分進袋,更讓學生主動探索、掌握學習的節奏與方向。
逢甲大學推出全新課程規劃「人文與科技大講堂」,學生可以跨學期/跨學年累積10場講座,取得通識2學分。
分享:
2025.10.07
2025.09.28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