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2025.08.13
2025.07.28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7 位學生於2025年暑假走出校園,透過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由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劉柏昇指導,分赴美國與印度執行「建築細部結構隔熱材料應用與設計實務實習計畫」,不僅強化專業技能,更藉由實地實習直接接軌國際職場。
在美國德州休士頓,李品寬與傅詠涵兩位學生進入由台灣建築師李兆瓊創立的 STO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Inc.,展開為期九週的專業實習。他們深入參與建模、設計提案、立面與景觀設計等專案,並熟練操作 Rhino、Revit 等軟體,完整體驗美國建築產業的工作流程。過程中,他們不僅磨練專業技能,更直面國際職場的挑戰──從客戶提案的多變要求,到英語跨文化溝通的適應,都成為難得的養分。傅詠涵分享,他們在一次專案提案階段支援設計與渲圖產出,由於業主反覆更動要求、提案難以過關,讓他首次感受到真實案場中客戶溝通與提案邏輯的複雜性。
除了工作,他們還參加事務所舉辦的「Lunch and Learn」交流會,以及李兆瓊建築師的專題講座,並與來自印度、哥倫比亞、中國大陸的同事切磋。李品寬坦言:「用英語溝通常常表達不完整,但也逼著自己快速成長。」兩人皆認為,這段經驗讓他們更清楚建築教育如何與職場接軌,並為未來方向注入新思維。
建築專業學院李品寬與傅詠涵兩位學生與於美國創立STO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Inc. 的李兆瓊建築師合影,展開九週的實習。
與當地建築師合作,參與事務所專案開發。
另一方面,在印度新德里,吳惠安、陳榛成、陳翊文、王仁毅、曾㝖熏五位學生則進入 Design Forum International (DFI) 與 Design Plus Architects (DPA) 等知名事務所,進行為期四週的專業實習。他們實際參與 CAD、建模與設計提案,並透過專業會議與團隊協作,體驗印度建築產業的獨特運作模式。
印度的日常生活,對學生而言更是一場深刻的文化震撼。初到當地,他們直面「失序卻自有秩序」的交通場景,耳邊喇叭聲不絕於耳,卻感受到城市自成一格的節奏。同時,當地人熱情友善,無論在事務所或街頭,總主動伸出援手。假日裡,他們更探訪泰姬瑪哈陵、瓦拉那西、齋浦爾等歷史文化名城,從建築專業到文化底蘊,都獲得嶄新啟發。
建築專業學院同學吳惠安、陳榛成、陳翊文、王仁毅、曾㝖熏於印度實習期間拜訪柯比意設計規劃的城市:昌迪加爾。
實習期間,遇到印度第79個獨立紀念日。
學生們一致認為,這段跨國實習是「專業力與適應力」的雙重鍛鍊。他們從實務專案中學會了專業技能,也在文化交流中拓展全球視野。逢甲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劉柏昇表示:「這不只是一次實習,更是讓學生以建築為語言,與世界對話的開始。」
逢甲大學強調跨域與國際化學習,此次美國與印度的雙場域實習,充分展現學校培育學生從台灣邁向國際的實力。對學生而言,這趟旅程是走出教室、邁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讓建築不只是設計空間,更是打開眼界、理解世界的鑰匙。
分享:
2025.08.14
2025.08.13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