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美好的相「劇」時節 逢甲《流浪漂泊的白馬》登上臺中歌劇院舞台
deco

美好的相「劇」時節 逢甲《流浪漂泊的白馬》登上臺中歌劇院舞台

2020.10.19

deco

【通識教育中心訊】今年11-12月將有超過50檔精采外租節目,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其中一部為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原創劇《流浪漂泊的白馬》,將於12月8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及戶外劇場以雙向舞台形式首演!

臺中國家歌劇院精選推薦秋冬四檔展演涵蓋音樂、舞蹈、科技藝術與傳統藝術等多元作品,10月15日特別邀請本校劇團參與《歌劇院十月藝術好朋友》聯合記者會,由本校劇團藝術總監與計畫主持人鄭月妹教授帶領該劇主要演員一同參與,並於記者會現場帶來歌唱演出!

音樂舞台生命劇場藝術總監暨總策劃人鄭月妹老師指出:「科技與藝術整合實作學習是逢甲大學推動表演藝術的主要目標,目的是為了使5G數位藝術的創新想像與創造力教學能在校園中強化成長,發展具新科技藝術適性教學系統與創意產出,同時可以啟動深化人文藝術教育與對於生命教育議題的關注。」

《流浪漂泊的白馬》改編自張桂杰的原著小說,主題探討生命輪轉的奧秘,透過劇中一個遊蕩在這個世界的「白馬」老靈魂,象徵我們那被無數雜念束縛著的心靈,最終發現了幫助自己解脫痛苦的藥箱就在自己的身上,轉念即得真實的自在逍遙。

該劇所有製作皆來自於本校音樂舞台生命劇場-科技與藝術人才栽培計畫,在教學團隊中28位老師皆是以表演藝術專業背景為主,串聯跨班級300多位修課學生共同聯手製作。即使在沒有表演藝術科系的逢甲大學裡,演出中大家所看到的每一個環節皆由學生親手製作。

《流浪漂泊的白馬》全劇總長90分鐘,中場不休息。當天演出會在戶外空間和劇場,將由逢甲大學師生團隊與雅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發表各種AR擴增實境的互動體驗,讓觀眾體驗AR擴增實境,直接與劇中虛擬角色「白馬」互動,感受全新的藝術饗宴。影像的呈現也結合了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與戶外劇場建築之特色,配合了現場導播技術,將小劇場內即時演出影像傳輸到戶外的劇場牆上,以光雕的方式播放,戶外劇場的觀眾可以同時觀賞室內的演出,小劇場與戶外劇場連成一氣,觀眾可以在戶外劇場體驗e場充滿驚喜不一樣的5G科技藝術展演。活動聯絡人請洽:林于芳小姐(04) 2451-7250 #3341 信箱 yfanglin@mail.fcu.edu.tw

節目相關資訊: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專頁Instagram官方專頁:

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流浪漂泊的白馬》

演出地點:小劇場、戶外劇場

演出時間:12/08 (二) 19:30

AR互動科技體驗? ?|戶外園區|10:00-22:00

《在熟悉處迷路》? |戶外劇場|19:00-19:10

《流浪漂泊的白馬》|小劇場與戶外劇場? |19:30-21:00

劇場藝術總監以及計畫主持人鄭月妹老師,參加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好朋友秋冬精選推薦四檔展演節目記者會。介紹本校深耕科技與藝術人才栽培的實作教學計畫。(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流浪漂泊的白馬》劇中主要角色,在記者會現場及時演唱。(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電子系吳昌翰(右)與風保系楊少瑢同學擔任本劇Rapper,在記者會即時演唱劇中歌曲。(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