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20.08.03
【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訊】為響應政府開放資料之政策,本校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GIS中心)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攜手合作,共同建置「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採用共通示警協議(Common Alerting Protocol, CAP)標準,推動示警資料之流通與應用,提供颱風、豪雨、淹水與停電等共計47項示警資料。該平台深獲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肯定,於7月23日防災產業協會年度大會上,由賴清德副總統親自頒發「防災科技應用技術優質獎」,GIS中心統合決策處方耀民處長代表本校受獎。
為將示警資訊做更有效的利用與傳遞,提高資料附加價值,「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針對一般使用者、部落格、機關網站維運者、程式開發人員等,提供ATOM、JSON、API查詢、http推送與示警元件等多元化介接服務;此外,有鑑於近年物聯網(IoT)技術快速發展,將示警資料進行加值,提供符合MQTT協定標準的示警訊息,透過MQTT輕量化的優點,降低訊息傳輸的頻寬資源及接收成本,同時提供MQTT訂閱管道,以利物聯網裝置如智慧音箱、智慧家電與電子顯示器等裝置之開發者整合應用。
「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目前提供「示警訊息上傳A介面服務」和「示警資料自動化導入程式」2 種方式,協助各政府機關或民眾將示警資料上傳到平台,以前者方式作為主要方案。該平台希望透過與各界合作,逐步擴充示警項目及透過多元管道的資訊傳遞,提升示警資料的應用價值,發揮示警資料的最大效益。
賴清德副總統(前排左1) 頒發「防災科技應用技術優質獎」,由方耀民處長(前排右1)代表本校受獎。(照片/ GIS中心提供)
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即時示警資訊。(畫面/擷取自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網頁)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