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9.04.29
【產學合作處訊】為協助臺灣企業了解目前產業技術之發展,逢甲大學4月26日邀請優久大學聯盟的11所夥伴學校,共同舉辦「研發成果企業媒合發表會」,展現各校特色研究,期待促成更多產學合作的機會。
會中安排14項研究發表,其中本校發表5項技術,包含「終端即時物件偵測、軌跡預測和行為分析技術」、「以資料驅動之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於銑床工具機刀具剩餘可用壽命預測」、「電聲產品之通氣材料聲學特性量測與模擬技術」、「工業4.0技術應用至鞋業、皮革業」,以及「改善密合度面罩之配件-吐氣噴嘴之研發」,展現本校卓越的研發能量。
「終端即時物件偵測、軌跡預測和行為分析技術」是由本校電子工程學系陳冠宏副教授所研發,鑒於環境感知技術是人工智慧不可或缺的核心,例如開發無人車,偵測行人的技術就非常重要,然而傳統技術的運算量極為繁複,陳冠宏副教授的研究突破原有技術,達到運算速度優於最新文獻六倍、精準度則與最新文獻保有同樣水準,實現既精準又快速的目標。
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張淵仁教授所研究的「以資料驅動之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於銑床工具機刀具剩餘可用壽命預測」,用於預測刀具剩餘使用壽命,避免工廠因機械故障而停機,也進而降低停機造成的生產成本,此預測結果還可連結雲端,相關人員可利用App程式即時掌控機臺狀態。
精密系統設計學位學程劉育成助理教授發表的「電聲產品之通氣材料聲學特性量測與模擬技術」,鑒於通氣材料是電聲產品中用於聲音品質調整的重要環節,然而,一直以來通氣材料都沒有符合使用條件的測試系統,使得通氣材料選擇,都必須倚靠反覆嘗試,相當不科學。因此,劉老師建構出一個測試系統,以取得通氣材料的聲學特性物理參數,還可應用於不同的電聲產品聲音模擬,此項技術目前也已申請專利。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袁長安助理教授發表的「工業4.0技術應用至鞋業、皮革業」,透過西門子的軟體,除了開發出針對皮革業製程的排單優化,另外在原物料的處理,也開發出透過人工智慧檢測皮料缺陷,代替傳統人工判別的方式,以增加準確率,充分運用智慧製造。
「改善密合度面罩之配件-吐氣噴嘴之研發」則是本校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李書安教授與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賴全裕教授共同合作的成果,現代人對於口罩的需求大增,兩位老師研發一款可用於口罩的吐氣噴嘴,將其接在口罩的呼氣閥上,以降低口罩內溫度,避免悶熱感。該吐氣噴嘴也已申請專利,並進行設計開模。
為協助臺灣企業了解目前產業技術之發展,逢甲大學4月26日邀請優久大學聯盟的11所夥伴學校,共同舉辦「研發成果企業媒合發表會」。(照片/產學合作處提供)
逢甲大學與優久大學聯盟4月26日共同舉辦「研發成果企業媒合發表會」,會中安排14項研究發表及多項海報發表。(照片/產學合作處提供)
逢甲大學與優久大學聯盟4月26日共同舉辦「研發成果企業媒合發表會」,逢甲大學共發表5項技術。(照片/產學合作處提供)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