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北區統計系系友會 自然文史一日遊

2019.04.01

deco

文/陳方元 (運輸與物流學系主任)‧攝影/運管系、張連成 (EMBA經管103)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310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CUAlumni/)
 
     清晨傳來清脆鳥鳴聲,天空逐漸透出雲彩,這是老天傳達好天氣的喜訊,為6月16日統計系友會自然文史旅程帶來好運。一行40名校友寶眷向基隆出發,喜悅心情浮現臉龐。鄭宗陽會長受連日陰雨所困擾,這時已經輕鬆放開懷。
     首站來到基隆中正公園,放開視野,盡覽基隆港灣美景。基隆地標──大佛觀世音菩薩,高高聳立在壽山頂普照大地,大佛聖像兩側有兩頭巨大的金獅坐鎮,石雕十八羅漢圍立四周。大家紛紛進入大佛禪院頂禮膜拜,並向臥佛聖殿內臥佛和大慈禪苑內漢白玉佛像禮佛。一些人通過「平安門」登大觀音像,環繞5個樓層,觀望各種身形的觀世音菩薩與其他各式各樣佛像。
     驅車前進和平橋橋頭的原住民文化會館,映入眼簾的是八尺門漁港岸邊一大片斷垣殘壁,是近年基隆著名的阿根納造船廠遺跡。阿根納造船廠是台金公司於1960年代將閒置廠房租給以建造遊艇為主的美國公司阿根納造船,後經由基隆市政府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
     午後來到和平島地質公園,大家在近大門觀景台欣賞島中島風光,也在這裡掠影。隨後前往礁岩地質公園。踏上和平島地質景觀斜坡步道,右前方有如山丘礁岩之小島,岩壁上有一個海蝕洞,稱作蕃字洞,傳說是鄭成功攻退荷蘭人時荷蘭人的最後退守據點。蕃字洞下方海蝕平台是海蝕地形景觀之一,波浪經年累月侵蝕平台上砂岩,形成一塊塊節理發達的豆腐岩地形,好像是千張塌塌米舖在那,日本人名之為「千疊敷」,蔚為奇觀。
     來到基隆港西岸的仙洞巖與佛手洞。仙洞巖是一海蝕洞穴,裡面分為左洞及右洞二處,左洞深邃,僅容一人側身而入,是有名的一線天,部分人躍躍欲試進入洞中,頓覺別有洞天,嘖嘖稱奇。佛手洞在仙洞巖左側近鄰,也是天然海蝕洞之一,洞內有數個洞窟,每一個洞窟都別有洞天,走在裡面大家會感受到涼風徐徐有如天然冷氣。在最深遠的洞窟石壁上方,有天然風化形成像是人五指的節理,唯妙唯肖有如佛手印,故被取名為佛手洞。
     終於抵達情人湖,A組由陳淑玲學姊帶領,繞行情人湖周邊一大一小兩相依之環湖步道,體會情人湖似情人相依之得名由來。B組徒步登上大武崙砲台,有一段不算遠的陡坡,雨後留下濕漉漉階梯。現今大武崙砲台咸信為日治時期整建所成,在南稜堡處看到避彈壕溝與儲水槽遺址,轉入火砲炮盤區,有彈藥庫、儲彈槽、火砲炮盤及觀測所等遺址,觀測所的牆面說明顯示是用唭哩岸石疊砌。再轉入營房區,軍官營舍沿山凹建築,仍保留原規模,一般兵營房之屋頂已蕩然無存。繼續前進北邊城牆,登上城牆可遠望協和火力發電廠、白米甕?台與基隆嶼,這裡是北稜堡所在,也有避彈壕溝一處。
     從城牆缺口下到情人湖環山步道時,大家在造型像古堡的觀景台休息,有興趣的人就登上觀景台頂端,環視大武崙四周景色,直呼美不勝收。然後往老鷹岩,狹窄觀景台只能容納少數幾個人,由此往海面望過去,大武崙漁港與大武崙沙灘近在咫尺。
     靠近老鷹岩的情人湖環山步道,太遠了,我們捨去不走,另選擇環山步道支線,距離情人湖最近。緩坡直接走到情人湖吊橋,並繞行湖畔,在情人湖入口火車頭展覽處與A組會合,完成自然文史一日遊的愉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