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9.03.27
【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訊】逢甲大學「社區發展志工隊」,成軍三年來,利用寒暑假到國小,指導學童使用智高積木組裝動力車、投石器等裝置,讓學童從中認識生活中的科學原理,培養邏輯思考能力,曾獲得「107年科技部科學志工團隊服務計畫」獎勵,日前更獲頒教育部「107年青年志工服務績優團隊競賽」表揚「服務創新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舉辦「107年青年志工服務績優團隊競賽」,並於3月24日舉行頒獎典禮,全國共有96組志工團隊參賽,逢甲大學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所帶領的「社區發展志工隊」,以「創意玩智高巡迴下鄉趣」計畫,獲得評審肯定,拿下「服務創新獎」。
「社區發展志工隊」目前有45位隊員,積極參與的隊員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四年級廖佩芸同學表示,社區發展志工隊員原先是以課後輔導為主,後來有隊員導入智高積木,獲得很大的回響,隊員進一步開設營隊,初步以校園所在地西屯區的國小為主要服務對象,後來擴大範圍,如寒假時前往屏東,暑假則前往東部,與臺東縣海端鄉、池上鄉及關山鎮的學童互動。
廖同學表示,參加營隊的學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因此隊員設計基礎及進階等多套課程,以符合不同學齡。例如,基礎課程是零件介紹,學童可以利用積木組成夾子,並舉辦夾東西競賽,增加學童的學習樂趣與動機。進階課程則進一步引導學童利用各項科學原理組裝積木,例如認識水動力之後,可以製作車子及水槍;認識斜面及離心力的運用,可以組成軌道,或者學會彈力的運用,就可以製作投石器。
此外,志工隊還特別研究國小自然課本的內容,利用積木讓學童更加了解教科書或生活中常見的科學概念,例如組裝電風扇或風帆車可以了解風力、翹翹板運用的則是槓桿原理、升旗臺或釣竿是滑輪的應用等,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延續學童對科學的探索與好奇。
廖同學表示,「我們想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美好回憶,更是前進的動力,希望這些課程像是一顆種子,讓孩子們不要局限自己的未來,在更長遠的將來,擁有更多有選擇的能力與機會。」
逢甲大學「社區發展志工隊」參加教育部「107年青年志工服務績優團隊競賽」,榮獲「服務創新獎」。(照片/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提供)
逢甲大學「社區發展志工隊」利用暑假到臺東指導學童使用智高積木。(照片/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提供)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