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逢甲大學USR計畫期末聯合成果展 行銷東勢在地特色
deco

逢甲大學USR計畫期末聯合成果展 行銷東勢在地特色

2019.01.14

deco

【通識教育中心、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訊】逢甲大學致力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並於107年12月23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逢甲大學USR計畫期末聯合成果展,以「永續環境」、「健康長照」及「循環經濟」為三大主題,內容包含導入分散式生質能源系統促進地區之永續循環與社會創生計畫、中台灣弱勢與偏鄉行動服務支持系統計畫,以及循環經濟模式之社會關懷服務計畫。現場還安排氫能車體驗、工作坊體驗,並與當地攤商合作,期盼活絡在地經濟。

活動當天邀請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劉宏基主任委員、上城社區發展協會張玉雲理事長、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楊明德教授、逢甲大學在地創生中心翟本瑞執行長、綠能中心林秋裕講座教授、工學院吳石乙院長、國貿系劉翁昆教授、范特喜微創文化潘冠呈經理、臺中市山線社區大學敖永勝校長等貴賓為活動開幕,逢甲大學各USR計畫成員及同仁也到場支持。

由本校工學院吳石乙院長主持的「導入分散式生質能源系統促進地區之永續循環與社會創生」計畫,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建置以「分散式生質能源系統」為核心的「天穿茶驛」,具有食農教育、環境永續科普傳播、綠能展示與充電、假日小農市集、志工培訓、地方文化故事館等多功能。天穿茶驛展示風能、太陽能設施與廚餘醱酵生質能系統,將農業廢棄物轉化成綠色資源,兼具環保、產能、零廢棄功能。活動當天辦理9場次的食安、綠科科普DIY活動,活動設計豐富,場場爆滿。

另外,活動當天由師生共同規劃許多靜態及互動活動,展現USR計畫所開設之各課程成果。其中「3D 動畫虛擬實境」課程帶領學生從一開始的基礎繪製、建模、渲染至結合東勢地方特色建築進行建模,透過 Google map 及舊照片模擬呈現的方式,完成整體範圍各區的復古模態,以供做未來展覽、修繕、參考觀摩與再規劃的重點參考平台。

「社會企業實作專題」課程則與范特喜微創文化合作,透過與東勢在地商家合作,鼓勵學生調查商圈故事並協助製作商圈店家海報增加曝光度,並以地方創生的概念行銷推廣,讓民眾瞭解在地商圈特色,建立社區在地品牌新意象,除商圈海報展示與導覽外,活動當天也安排絹版印刷,讓民眾設計出專屬自己的專屬東勢色彩,攤位大排長龍,非常受歡迎。

「消費行為與新產品企劃」、「創意思考與文創產品設計」課程讓學生先了解東勢當地消費者行為模式,進行產品的重新規劃及行銷,最後讓學生進行東勢個案提案報告,並於活動當天呈現以東勢在地材料所設計之特色產品。

「社區文化感動行銷」、「探索改變社會的方法」課程則是帶領學生進入東勢蜻蜓谷,了解如何維持社會生態平衡,活動當天配合綠能中心氫能車活動推動,讓小朋友們體驗氫能玩具車,進一步增加愛護地球的心。

另外,還有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組成團隊探討剩食問題,除了上城里發展協會以在地食材現煮出東勢特色山東大水餃與參與來賓共享,並規劃在東勢區上城里剩食供餐系統。?

透過本次成果展,展現逢甲大學如何實踐社會責任,進而促進人才培育、就業與創業,發揮教研能量,期待進一步促進區域資源整合,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及升級。

逢甲大學107年12月23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逢甲大學USR計畫期末聯合成果展。(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

USR計畫期末聯合成果展當天由師生共同規劃許多靜態及互動活動。(照片/通識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