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逢甲中文余風老師著迷公路 獲節目邀請介紹臺17線
deco

逢甲中文余風老師著迷公路 獲節目邀請介紹臺17線

2018.08.27

deco

【秘書處訊】逢甲大學近年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習,不僅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同時鼓勵教授做各種跨領域的嘗試!中國文學系余風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公路,日前與大愛電視臺合作「島嶼路」節目,除了介紹臺17線的歷史演變,有時也說文解字介紹地名原由,帶領觀眾以不同觀點,認識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縱貫道路之歷史變化及人文風情。

余老師長期經營「南極冰魚」部落格,書寫臺灣鐵路、公路、交通相關內容,已累積超過900萬瀏覽人次,因此引起大愛電視臺「島嶼路」節目注意,邀請余風老師擔任「臺17線引路人」,全程參與主持與拍攝,前後費時九天走遍臺17線,介紹沿線經過的鹽田、廟宇、農地,並與當地居民互動,進一步認識臺17線的文史脈絡。

余老師表示,臺17線公路全長兩百多公里,北起臺中市大甲溪口南岸,南迄屏東水底寮,雖然與臺1線同屬縱貫道,但臺17線沿海許多鄉鎮聚落的人口遠不如臺1線的密度,景色與都會城市有極大的差異。

然而余老師進一步說明,臺17線途經過臺中港、高雄港、中鋼、中船、五輕、六輕等大型重工業區,再加上沿途的鹽田、漁塭等,許多路段都擁有都市不喜歡、卻是人類生活不可獲缺的種種設施,「因此,對於臺灣的農漁鹽業以及重工業,臺17線的物流輸運角色,功不可沒」。

把探索公路當成興趣的余老師,多年來累積相當豐厚的研究,例如曾發表論文「《說文》山部地名字構形探論」、「甲骨文地名功能析論」、「東亞漢字文化圈地名通名考察」等,以及出版著作「追尋路面電車──遇見日本城市風景」、「逐路臺灣──你所不知道的公路傳奇」、「殷墟甲骨刻辭地名字研究」等。余老師說:「一條公路會與它經過所在的文化、人物、歷史相連,走在公路上,處處留心,很容易就能親近地方特色。」

「島嶼路」節目8月起網路平臺播出,詳細資訊可至http://roadtuber17.daai.tv/網站查詢。

圖說:中國文學系余風助理教授(左)長期關注臺灣公路,日前與大愛電視臺合作「島嶼路」節目臺17線,圖為余老師在節目中與當地人互動。(照片/大愛電視臺提供)

中國文學系余風助理教授(左)長期關注臺灣公路,日前與大愛電視臺合作「島嶼路」節目臺17線,圖為余老師在節目中與當地人互動。(照片/大愛電視臺提供)

圖說:中國文學系余風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公路,透過各種工具認識道路。(照片/大愛電視臺提供)

中國文學系余風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公路,透過各種工具認識道路。(照片/大愛電視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