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開發土壤雲端管理系統 自控、機電團隊IoT競賽奪冠
deco

開發土壤雲端管理系統 自控、機電團隊IoT競賽奪冠

2017.11.09

deco

【機電系訊】逢甲大學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師生組成跨校團隊,參加11月4日、5日全國創客最大盛會「Maker Faire Taipei 2017 IoT創客松設計競賽」,以「友善土壤雲端管理系統」榮獲第一名的佳績。

團隊是由自控系林南州副教授帶領自控系林?辰、機電系陳柏叡、吳宗叡以及雲科大化材系張桓華同學,歷經三個月的時間,開發出「友善土壤雲端管理系統」,能有效資源整合,達到農業4.0「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的目標。

機電系陳柏叡表示,本身家裡務農,父母是非常傳統的農夫,在施肥的過程中總是依照傳統經驗,日經月累下卻過度施肥導致土壤酸化,產量沒有因此提升,反而施作成本增加。因此,團隊開發「友善土壤雲端管理系統」,建置內含濕度、土溫、pH質、光感測器的子系統,可以遠端協助農戶了解土壤狀態,不必再一日多次巡視農地,節省人力開銷,也能改善一級產業勞動人口流失的迫切瓶頸。

此外,透過土壤資訊,也能即時追蹤土地的汙染情形,追查排放元凶。並由多個子系統回傳土地資訊至伺服器,小組團隊利用HTML、CSS、Java Script等軟體建立視覺化圖形介面,讓農戶一目了然的掌握土壤資訊。也利用西門子贊助的IoT2040建立起主系統,向建置在遠方的伺服器撈取命令,控制農地現場的農機設備,如排風扇、水路等。上述主系統、子系統、伺服器三種系統的架設,構想與作品完整度讓競賽評委與觀摩的貴賓都為之驚艷。

自控系林?辰同學表示,藉由這次比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除了增廣見聞外,更能體會自身的不足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機電系吳宗叡則提到,過往談論IoT,概念大多僅限於「工業」4.0,而隨著此概念的推行,一級產業革新的浪潮也即將來襲,希望所學可在此領域有所貢獻。

雲科大化材系張桓華表示,感謝這次一起參賽的創客夥伴,三個月從無到有的集思廣益,將IoT物聯網作品應用到農業領域,且各位夥伴來自不同領域,可以釐清自身不容易察覺的盲點,讓成果有更進一步的昇華,也希望有更多的創客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圖說:逢甲大學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組成跨校團隊,11月4日、5日參加「Maker Faire Taipei 2017 IoT創客松設計競賽」榮獲第一名佳績。左起為機電系吳宗叡、雲科大化材系張桓華、自控系林?辰、西門子德國總公司代表Daniel、機電系陳柏叡。(照片/機電系提供)

逢甲大學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組成跨校團隊,11月4日、5日參加「Maker Faire Taipei 2017 IoT創客松設計競賽」榮獲第一名佳績。左起為機電系吳宗叡、雲科大化材系張桓華、自控系林?辰、西門子德國總公司代表Daniel、機電系陳柏叡。(照片/機電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