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7.10.23
【中文系訊】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的「移動.跨界.交混:17至20世紀臺灣與南洋」國際研討會,於10月20、21日在逢甲大學人言大樓積學堂舉行,會中探討17至20世紀時期臺灣與南洋互動下的歷史、文學、文化交流等議題,兩天共有超過130位學者專家及同好與會。
此研討會由逢甲大學主辦,並有國立臺灣文學館、臺陽文史研究學會及科技部共同合辦,並計有臺灣、香港、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學者及博士研究生發表20篇論文,更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文學館及各大院校專家學者與會討論。會議共分6場次論文發表議程,分別自文學、哲學、人類學、歷史學、傳播學、教育學、藝術學、文化學等領域,所發表之論文內容充實且觀點犀利,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學術盛宴。
為突顯會議核心精神的「移動.跨界.交混」意象,大會選擇人言大樓積學堂的百人教室為主會場、分鹿演座為分會場,並於采銅廳佈置國立臺灣文學館發行之《娘惹回憶錄》中譯本、《林景仁集》與《臺灣古典詩選注》等出版品展售區。在寬敞的空間、明亮的環境、繽紛的色彩中,多數與會學者認為這次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與眾不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兩天議程也各安排一場專題演講,首日登場的是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全英語學士班退休教授陳鴻瑜主講的「17到20世紀臺灣與南洋的關係」,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講解自古以來臺灣與東南亞各國的交流過程。
次日則邀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余美玲以「林景仁在南洋」為題,講述臺灣第一家族板橋林家後代、著名詩人林景仁旅居東南亞之行跡,以及與南洋首富張耀軒家族聯姻的經過,林景仁與張福英的後代林南星、蔡寶珍伉儷,也應邀蒞臨會場聆聽講座。
會議尾聲並舉辦國立臺灣文學館最新出版品《娘惹回憶錄》中譯本的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娘惹回憶錄》為林景仁妻張福英所撰寫,原以英文出版發行,經逢甲大學中文系余美玲教授發掘考察後,與臺陽文史研究學會施懿琳理事長共同催生中譯版的發行,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該書為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研究提供頗具份量的文獻資料,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所長主持,余美玲、施懿琳、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員許惠玟、《娘》著譯者葉欣與林南星、蔡寶珍伉儷先後發言,場面溫馨感人。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移動.跨界.交混:17至20世紀臺灣與南洋」國際研討會,逢甲大學李秉乾校長(前排左三)與研討會與會學者合影。(照片/中文系提供)
國立臺灣文學管研究典藏組研究員許惠玟(講桌左起)、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王嵩山、中國文學系主任廖崇斐於會議閉幕式致詞。(照片/中文系提供)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