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海納百川 百年大計(專訪高承恕董事長)

2017.10.01

deco
母校近年來的成績亮眼,相信這是學長姊們有目共睹的,除了屢次在全國最佳大學排名中遠遠超越多所國立大學,更獲得台灣綜合私立大學第一名;逢甲大學更在全國大學校長互評調查中,二度蟬聯辦學績效第一,且在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下,母校仍以「指考放榜 逢甲大學招好招滿」的標語刊登在逢甲週報的網站上,全額招滿的結果,顯示了母校近年推動創新教學、積極與產業鏈結之辦學成效,且學生表現廣受外界肯定與信賴!

 

今年母校建築專業學院大力推動的小書屋,受到國際的關注,於泰國北部清萊嘎?村興建「逢甲建築第一座國際小書屋」,且於8月12日正式開幕,建築學院並發願結合學生及系友們共同進行建築公益活動,串聯學校與業界所習得的建築專業回饋社會,目標要在偏鄉地區建立100座「逢甲建築小書屋」,拓展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母校的優秀成績廣為人知,除了有良好的口碑,數字上實質的結果呈現更是令人讚嘆!這些都是所有母校教職員與師生共同的努力成果,其中功不可沒的更包含了母校董事會各董事們,以及大家最敬愛的–高承恕董事長。高董事長自1988年出任母校董事,1993年榮任副董事長,2016年出任董事長,帶領母校更加飛躍成長!
 「全力配合!」是高董事長對於月刊專訪及規劃最常說的一句話,對於校友們他總是全力的支持與配合,對於月刊300期的未來,高董事長強調:「順應情勢,匯集眾人力量」,只要掌握大方向,其餘的就是見招拆招,過程中不斷修正且不斷的學習。

順應情勢  借力使力  善用網路趨勢

 高董事長首先提到順應情勢的重要性,月刊發行不應侷限於已畢業的校友,重要的是應善用網路資源,網路的力量是無遠弗屆非常強大的,紙本雖有他的不可替代性,未來除了最初的紙本外,也應加強網路版。
 高董事長以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做比喻,蔦屋書店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店,雖名為書店,但其實早已跳脫一般書店的層次,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認為:「書店的收益降低,並不代表現代人已不需要書中的知識,而是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改變,習慣網路閱讀,而傳統書店的商業模式必須有所轉化。」高董事長更表示:「網路是快思,紙本是慢想」,因現代人的習慣已與以往大不相同,不論網路電子化是否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也不論喜歡的程度與否,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未來的趨勢」,必須從產品導向轉為消費者導向,若紙本與網路電子版共進,並將紙本做到彈無虛發,寄給真正需要的人,從多方面去改變。

 

 《逢甲人》月刊網路電子版已實施多年,高董事長的一席話是相當大的鼓勵,未來《逢甲人》將更善用網路資源,朝著更精進及加強宣傳的方向進行!

匯集眾人力量  海納百川

 記得高董事長在母校55周年校慶的一席話:「55年在歷史的長河裡,還是起步。但在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早期的發源,經過無數人的不懈努力與灌注,它已然是條大河,正奔向未來的理想,不斷壯大它的能量,而這一切的能量將繼續豐富每一位逢甲人,一如大河滋潤大地!」,有如《逢甲人》月刊300期,25年的時間,「300期是一個里程碑,相當的不容易,起頭不難,持續下去真的很不容易,任何一件事情能夠長期的努力下去,都是非常可貴的」,要能海納百川,水源才能豐沛,灌溉更多土地,滋養更多的人與物,創造生機。當然300期的成績是一個強大的勉勵,未來也要努力不懈,繼續往下個300期邁進!

母校致力於為學生建構一個完整有效率的創業生態,積極培育能參與國際與產業創新的轉型人才,此為母校應諾創客社區

迎接逢甲人月刊300期,施鵬賢總會長(前右1)、創刊發行人謝振裕名譽總會長(前左2)及專訪團隊一同到母校專訪高承恕董事長,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