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學生入選教育部壯遊體驗 尋找臺灣的故事

2017.05.15

deco

【通識教育中心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鼓勵青年透過壯遊體驗學習,認識臺灣不同面向,因此每年辦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計畫,廣邀青年提案並提供實踐獎金,今年本校有兩組學生團隊入選,將於八月底前走訪全臺,完成壯遊體驗。

此次入選團隊「探險小尖兵」,是由外文系王憶慈、朱思穎、纖複系黃映璇及經濟系魏語涵同學組成,以「尋找『原』鄉的感動──部落文化深度探尋之旅」為主題,預計利用兩周的時間前往六個部落,實地採訪部落長老及族人,了解當地文化風俗,也會在走訪期間當「一日部落人 」,體驗原住民傳統美食、服飾、節慶等,感受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之道。

另一組入選團隊「逢生眷戀」,是由國貿系朱卓儀、企管系鄭妤萱以及工工系翁智揚同學組成,以「追回消失的文化——眷村的竹籬笆」為主題,規劃約10天的行程,要從臺北到屏東,探訪各地的眷村聚落。團隊學生表示,早期眷村村民把竹子作為建材,編製簡易竹籬笆,圍成前後院,因此「竹籬笆」成為眷村的代名詞,希望透過此次壯遊體驗,讓自己更貼近臺灣這塊土地,了解那個年代的故事。

兩組學生都會將壯遊體驗以文字、影像等方式分享至youtube、facebook等網路平台,為臺灣獨特的原住民文化及眷村文化的資料保存盡一份心力。

圖說:逢甲大學有兩組學生團隊入選教育部「106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並獲邀參加5月6日至7日的共識營。(照片/青年發展署提供)

逢甲大學有兩組學生團隊入選教育部「106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並獲邀參加5月6日至7日的共識營。(照片/青年發展署提供)

圖說:逢甲大學有兩組學生團隊入選教育部「106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並獲邀參加5月6日至7日的共識營。(照片/青年發展署提供)

逢甲大學有兩組學生團隊入選教育部「106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並獲邀參加5月6日至7日的共識營。(照片/團隊「探險小尖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