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本校GIS中心團隊  研究群眾智慧獲科技部肯定

2016.11.14

deco

【GIS中心訊】在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下,本校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GIS中心)特聘教授周天穎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為期3年的「群眾智慧及物聯網支援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智慧型城市水患防救為例」研究計畫,該計畫由4項子計畫組成,包含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兩大領域,整體計畫兼顧科技性與實用性,研究成果受科技部肯定,受邀於11月2日科技部記者會中進行研究成果發表。

本計畫集合本校跨領域研究能量,由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周天穎特聘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團隊包含土地管理學系楊龍士教授、資訊工程學系薛念林副教授、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雷祖強副教授、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葉美伶研究副教授、方耀民研究教授、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林峰正研究副教授,主要借重各領域專家學者研究能量,透過總計畫與四個子計畫進行群眾智慧於智慧型城市水患防救之相關研究。

子計畫一以群眾智慧的志願者空間資訊(Volunte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技術建構一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可自動化挖掘民眾在水患發生期間於社群網站或討論區平台發布之即時訊息,有效展示群眾外包之技術應用;這些水患資訊透過子計畫二進行大數據資料過濾與處理,透過自動化斷字斷句技術,可即時解算出水患相關資訊,將大數據資料分析作更進一步之探討;子計畫三除了利用政府及民間既有的氣象感測器蒐集即時氣象資訊外,更加入自行研發之自動化雨量站,並配合雨量站App即時監測雨量、淹水深度等水患資訊,落實感測物聯技術與自動化監測之實務應用;子計畫四則將所有蒐集到的水患資訊,進行加值應用,透過淹水模擬分析,除了可以取得最即時的水患資訊外,並可提供給災害風險評估及決策之分析數據參考,以發布正確之水患防救決策。本計畫兼具科技性及實用性,是群眾智慧物聯網應用於防災巨量資料決策分析的一項重大創新突破。

臺灣因為氣候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災害,過去有著慘痛的經驗,因此,產官學界無不積極努力投入防災,相信臺灣在防救災領域上的發展,對於東南亞國家非常有幫助,科技部自然司司長吳俊傑表示,臺灣在防災領域確實有很成熟的經驗,且愈來愈精進和創新,將來相信可配合國家的南進政策,將相關防災成果,推廣到東南亞國家。

近年來因大數據資料分析、決策支援系統、感測器監測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空間資訊研究擴大至更多元化的領域,例如區域性人文變遷、健康照護、糧食生產、災害防救、緊急應變規劃、交通應用、與地球觀測等,以因應知識經濟時代,加速前瞻技術發展,繼而發展空間資訊在知識、技術與產業領域之創新與融合,順應全球快速演進。今年度風靡全台的「Pokemon Go」遊戲,藉由電子地圖與擴增實境技術的巧妙搭配,更是空間資訊應用深入全民生活的最佳範例,也讓空間資訊科技技術趨於庶民化,讓民眾體驗隱藏在城市生活中的各項空間資訊科技應用。

圖說:本校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周天穎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為期3年的「群眾智慧及物聯網支援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智慧型城市水患防救為例」研究計畫,受邀於11月2日科技部記者會中進行研究成果發表。(照片/GIS中心提供)

本校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周天穎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為期3年的「群眾智慧及物聯網支援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智慧型城市水患防救為例」研究計畫,受邀於11月2日科技部記者會中進行研究成果發表。(照片/GIS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