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高壓氧治療

2016.11.01

deco
高壓氧治療是一種氧氣治療,將病人置放於一密閉的壓力艙內,在高於一大氣壓的壓力下給於病人間接性的氧氣治療。
壓力艙有單人艙與多人艙兩大類,單人艙與多人艙的差異見下表。
標題
壓力艙 單人艙 多人艙
一次治療病人的數目 一人 兩人以上
加壓的氣體 氧氣 壓縮空氣
設備的裝設 簡單 困難
設備的維護 簡單 困難
設備的操作 簡單 困難
氧氣吸入方式 直接 經由口罩或頭套、呼吸器
最高壓力 三大氣壓 六大氣壓
器材閘門
病人照顧 無法直接照顧 醫護人員可在艙內直接照顧病人
危急病人的治療 不可以 可以
幽閉恐懼症 可能性高 可能性低
減壓時間
 高壓氧治療的作用機轉是利用加壓至2–3大氣壓下,給予氧氣治療,可使病人動脈血中的氧氣分壓可高達1700–2000 mmHg(一大氣壓海平面下正常人吸空氣動脈血中的氧氣分壓約為100mmHg),溶於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可達5-6 ml/dl,此含氧量已足夠供應人類氧氣的需求量,因此,病人不需要紅血球的血紅素來攜帶氧氣,以供細胞正常功能的運作。而此高動脈血氧氣分壓可使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與血紅素結合的一氧化碳的半衰期由320分降至23分,盡速讓一氧化碳排出體外,高動脈血氧氣分壓可增加在組織中彌散的距離,使組織缺氧的白血球得到氧氣後,白血球的殺菌功能可重新恢復正常,缺氧的組織在有高氧氣分壓的環境下,可使組織細胞再生能力增加,加速傷口的癒合。同時還可抑制厭氧細菌(氣疽壞死細菌)的生長與毒素的製造,在高壓下可使病人體內的氣體氣泡變小(根據波義耳定理—溫度不變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5大氣壓下氣體的體積是一大氣壓的五分之一),使潛水夫病病人血管中的氣泡變小,血液得以再行通過被氣體氣泡阻塞的血管,使組織得以有血液的供應。
目前健保署核可的高壓氧治療適應症有:潛水夫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氣體栓塞、氣疽性壞死、壓傷合併急性外傷缺血、急性氰化物中毒、急性出血導致的貧血、燒傷、壞死性軟組織之感染、放射線治療後的組織壞死、頑固性慢性骨髓炎、壞死性肌腱炎或肌炎、Fournier氏壞死等,其他有些特殊傷口癒合問題如糖尿病足潰瘍、靜脈停滯導致的潰瘍、褥瘡等高壓氧治療也有治療效果。
 高壓氧治療也有併發症,加壓產生的傷害有鼓膜破裂導致失聰、鼻竇疼痛、牙痛等,減壓時有可能產生氣胸或減壓症。此些併發症可在治療前給予適當的病人衛教或藥物治療來降低發生的機率,教導病人加壓過程中平衡中耳壓力的方法,感冒時不要接受高壓氧治療,可避免鼓膜破裂、鼻竇疼痛問題:蛀牙要先修補,可避免牙痛的發生。
胸部X光如顯示有氣泡存在,必須評估高壓氧治療的療效必要性與危險性,如仍有治療的必要時,減壓時必須緩慢,將時間延長,避免壓力驟減導致氣泡破裂爾引起氣胸,而危及病人的生命。高壓氧技術員在減壓的過程必須按照減壓表的一定程序來減壓,以避免減壓症的發生。高壓氧治療也可能導致肺與神經氧中毒,神經性氧中毒的機率約為十萬分之七,肺氧中毒的機率更低。一般在壓力超過3大氣壓以上就不能吸純氧,否則很快就可能導致痙攣:2.5大氣壓90分鐘的療程發生痙攣的機會也不高,必要時可將90分鐘的療程分為兩段45分鐘,中間加上5-8分鐘的空氣吸入,可進一步減少痙攣的機率,至於肺氧中毒在目前常用的高壓氧治療療程2.5大氣壓90分鐘的療程幾乎很少發生。
 危急重症病患如有需要,在醫師的仔細評估與衡量優劣後,在許多安全設備的監測環境與有經驗的醫療人員監督與操作下,可以安全地接受高壓氧治療。單人艙無法有醫療人員進入陪艙,處理此些病人得在多人艙內進行,艙內必須備有照顧重症病人的器材與設施,及監視病人生命徵象的設備。
 目前常見需要在高壓氧治療艙接受加強照護有:
(1)減壓病與空氣或氣體栓塞
(2)氣疽壞死或軟組織壞死性感染病人
(3)嚴重的燒傷病人
(4)一氧化碳中毒或合併氰化物中毒病人
(5)肢體壓傷導致隔間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
(6)嚴重麻痺性腸塞(paralytic ileus)的病人
(7)急性胸骨骨髓炎與縱膈腔炎病人。
上述病人在接受高壓氧治療時,需接受持續的生命重要徵兆監測與維持生命重要徵兆的藥物治療,得有醫療人員在旁監視,並隨時調整藥物的劑量或增加藥物的種類,並得在旁隨時調整呼吸器的各項設定,或抽吸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