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2016年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本校獲1鉑金1金2銅
deco

2016年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本校獲1鉑金1金2銅

2016.10.03

deco

【秘書處訊】由本校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纖維與複合材料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所組成的科技部深耕計畫研究團隊再加上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等多位老師,經過努力所研發出來的多項成果,於9月29日至10月1日參加在臺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所舉辦之「2016年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展示6項產學合作商品,內容包括「3D高效電熱可洗式防護口罩」、「熱敷護具」、「電熱按摩運動鞋」、「靜電紡絲的成束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熱敷胸罩」及「智慧燈具」。在科技部深耕計畫之經費支援與本校行政與人力支援下,並與本校產學合作夥伴合堂?有限公司、龍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H公司展邑科技有限公司及畢業校友共同努力,於本次發明展創下佳績,其中「3D高效電熱可洗式防護口罩」榮獲鉑金獎、「熱敷護具」榮獲金牌、「電熱按摩運動鞋」與「靜電紡絲的成束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榮獲銅牌。

本次獲得鉑金獎的「3D高效電熱可洗式防護口罩」,其研發初衷實為考量過敏原及塵?現象愈趨嚴重,困擾家居生活,而且病從口入長久以來一直是醫療體系至為關注之話題,因此特別透過產學合作研發此一新技術,將高效率空氣過濾功能及加熱空氣的功能結合在一起,在口罩的鼻樑位置加裝熱超導石墨電熱片,藉以過濾細菌,也已通過美國Nelson Laboratories BFE測試,過濾細菌效率達99.9%;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TTRI)懸浮微粒(PM 7.0-0.4μm)過濾效率測試達100%;美國Nelson Laboratories VFE 測試,過濾病毒效率達99.9%,效果極佳。而且該項產品可重複使用,符合環保趨勢,目前已經在各大賣場販售中。

獲得金牌獎的「熱敷護具」則是在護具中結合可撓曲式的導熱薄膜,在該導熱薄膜的內側結合發熱元件,再將該發熱元件連接連接器,當使用者將該護具穿戴在身上時,除了提供關節、腰部等處的防護效果,並透過控制裝置控制該發熱元件加溫,達到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效舒緩身體不適的問題。

而銅牌獎之一的「電熱按摩運動鞋」,是在鞋子的內部裝上電熱模組,使它具有電熱按摩之功效,如此可舒緩使用者長期或劇烈運動後腳部的不適感,使用也相當方便,只要使用USB接頭3.7~5.0V或行動電源即可加熱。此外,運動鞋的外觀具有至少一縷狀部,是使用透氣、涼感、抗菌與吸臭材質之三明治布所製成,兼具美觀與舒適,非常實用。

另一銅牌獎「靜電紡絲的成束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的發明背景,主要考量靜電紡絲方法可製得奈米級纖維,其具有高比表面積,用於製備化學傳感器或生物感測器可具有快速的反應時間、良好的靈敏度等優點,因此目前靜電紡絲備受關注,但既有的靜電紡絲因受限於製程上的缺點,大多製成不織布等過濾膜材,缺少以編織為功能織物的纖維束。因此,為改善既有的靜電紡絲製程上的缺點,本項發明為一種靜電紡絲的成束製造設備,提供快速收集靜電紡絲纖維成束的設備與方法。

本校科技部深耕計畫研究團隊已執行第四年,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以及老人化與少子化時代來臨,積極研發節能減碳的綠色環保產品,及老人照護的智慧輔助產品,在獲獎後將努力將產學合作成果開發至國際市場。

圖說:本校參加2016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榮獲1鉑金1金2銅佳績。左起為本校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鄭國彬主任、本校產學合作夥伴合堂?有限公司胡衍榮博士及本校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張景棠博士。(照片/科技部深耕計畫研究團隊提供)

本校參加2016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榮獲1鉑金1金2銅佳績。左起為本校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鄭國彬主任、本校產學合作夥伴合堂?有限公司胡衍榮博士及本校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張景棠博士。(照片/科技部深耕計畫研究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