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校園采風|國科學院 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優秀友 林德茂副總裁 暢談大數據分析
deco

校園采風|國科學院 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優秀友 林德茂副總裁 暢談大數據分析

2016.09.01

deco
 上海華欽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德茂副總裁於105年3月30日應國際學院邀請,進行「成功專案管理的關鍵要素」演講,分享他在美國與大陸奮鬥35年的心路歷程。林副總裁是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SJSU)校友,而該校也與母校國際學院合作辦學,開設商學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學程,因此林副總裁同意專訪,談論他對矽谷及大數據分析的看法。
    林德茂副總裁經歷相當豐富,自SJSU畢業後在矽谷耕耘15年,從事軟體開發、軟體外包等工作。轉戰大陸後,也曾在多家跨國企業任職,舞台擴展到金融服務、市場開發、企業合併等。他在商界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公司業績曾達到200%的年成長率,公司規模不斷升級。

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

矽谷的主要人力來源

    談到當初選擇SJSU的原因,林副總裁說:「SJSU相當重視實際經驗。我在讀碩士班時,學習內容50%來自課本,50%是行業裡最新的知識與經驗。系上有一半以上的教授都在業界工作,學生無形中在畢業前就和業界有了聯繫。」林副總裁進一步表示,「SJSU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位於矽谷,擁有地利之便,學生容易接觸矽谷的工作機會,SJSU裡也設有就業輔導中心提供完整的工作媒合機制。」
    林副總裁在矽谷居住18年,他覺得矽谷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被定位在「創新重鎮」,林副總裁說,「矽谷人創新力強,很多東西都是矽谷原創、其他地區再加以發展,如以前的PC到現在的雲端計算等。而且矽谷人才多、創意也多,各種新機會不停地冒出來。年輕人想要嘗試新東西,在矽谷很容易找到一群有共同理想的人一起努力。」

大數據分析  創造新商機

    在出任Pactera / VanceInfo高級副總裁時,林副總裁曾進行兩家公司合併及轉型計畫。林副總裁說:「當公司想要擴充,就得利用大數據做轉型,使新的產業能夠發生。『大數據』這個名詞出現後,產生很多創新思維和工具,把雜亂數據變成有效數據。它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原點,是最寶貴的資源。」
    「大數據分析4個條件:第一,要有數據來源;第二,要懂得運用工具,像C語言、Java語言,同時也要懂統計和數據分析,知道怎麼建立模型等;第三,要瞭解經濟和商業模式,這樣才能談生意;第四,你還要瞭解客戶公司的發展和侷限,如何運用大數據幫助它轉型。」
    他舉出業界運用大數據分析獲得空前成功的例子–連續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美國網路公司Netflix利用所有影片的數據去分析觀眾喜好,歸納出成功連續劇的重要因素:白宮、政治活動、由凱文·史貝西演男主角、大衛芬奇擔任導演,果然這齣戲風靡全美。
「大數據最難的地方是:商機在哪裡?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教育體系能解決的問題。」林副總裁聽到國際學院和SJSU合作推出「商學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學程」,而且會在理學院、商學院、資電學院的支持下,發展成跨領域的學程時,眼睛為之一亮。
「你們走的第一步是對的,未來的人才絕對不是單一科系畢業的。數學系只會做數學模型,統計系只會分析數據,這樣無法將大數據做好,大數據肯定是要跨學科的。未來最紅的行業,叫做『資訊科學家』,他必須是這個領域的通才,對這個領域的所有事情都要有基本的瞭解,又是其中某一塊的專家,才能夠生存。」
    林副總裁認為,「學校必須為學生布局。學校可以幫學生做心理測驗,根據學生背景、能力、興趣規劃4年的學習。學校也要幫學生建立資源,讓他有機會去瞭解產業。」未來誰僱用這些學生?要找出後面的產業鏈,有產業鏈的支持,才知道哪種技術可以對應到產業鏈上的哪一點,讓學生畢業後成為有用之才。

培養軟實力  成就大未來

    林副總裁說:「『軟實力』非常重要,如待人接物、忠誠度、團隊精神等,其實就是要知道怎麼做人,在社會上懂得做人,才有力量。軟實力雖然不能變成學位,但應該是必修課程。學校可以和業界合作,訓練學生細心、有彈性、分析力、洞察力、創新力等。」
    林副總裁對軟實力的重視,與國際學院課程規劃相符,國際學院規劃了「溝通技巧」、「創新專題」、「創業專題」等系列課程,訓練學生的軟實力。林副總裁從矽谷到亞洲的經驗,不但完整詮釋大數據分析這個嶄新學科,更是給選擇此學程的學生一劑強心針。國際學院將會在這波商業大數據的浪潮中做為領航先驅,與SJSU攜手為培育台灣下一代的資訊科學家提供最好的教育平台。

林德茂副總裁與國際學院學生分享在美國與大陸奮鬥35年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