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建築系與都資系 聯手實踐眾創防災的實構築

2016.07.18

deco

【建築系訊】本校建築系與都資系進行跨領域CDIO終端課程改造,以「眾創防災」為主要課題,打破過去以報告或考試的評量方式,改以「聯合策展」的方式呈現作品成果,兩座實構築構造物順利完成組裝,並於6月15日開展,預計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學生設計出的結構成品,透過CDIO模式的淬鍊,不但能夠經得起使用載重的考驗,其模矩化的X造型更是相關領域的創舉,目前已著手進行專利的申請,未來也將再進一步與產業界洽商大量生產成為業界建材系統的商機。

該跨域終端課程由建築系黎淑婷院長、鄭博仁老師、沈揚庭老師及都資系雷祖強主任、徐逸祥老師、馬瑜嬪老師等6位師長跨領域聯手指導兩系31位學生,設定希望能以真實專案、真實設計及真實產業的手法,探討現今環境所面臨的極端氣候議題,並透過實作產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兩組被選出的實構築庇護所分別是林裕軒同學的「漫遊者之塔」,希望透過空間去記錄呈現漫遊者曾經在這條街上的行為與視角,期待行人與此空間互動,經歷漫遊者的過往,從而再現進而活化都市的演進歷程;另一件實構庇護所則是李宗倫同學的「眾創X house」,探討在災區建材取得不易的情況下,以CNC的數位製造技術加上模矩化的結構單元,讓災害後失去住家的人們可以自立組構(Self-Fabrication)出臨時的庇護所,實現wikihouse所闡述的由下而上眾人共構的社會性建築理念。

沈揚庭老師表示,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的操作精神,在於透過動手做、做中學、學中覺的方式,讓原本就極具創意與想像力的學生設計,能夠在跨域整合與實作驗證的過程中,逐步的被具體實踐成可運作的原型(Workable Prototype),同時也明確指出一條學校翻轉教育創新創意轉型的典範轉移之路。

圖說:建築與都資兩系跨領域終端課程,以CDIO模式成功完成兩座實構築構造物。(照片/沈揚庭老師提供)

建築與都資兩系跨領域終端課程,以CDIO模式成功完成兩座實構築構造物。(照片/沈揚庭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