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5.12.14
【秘書處訊】坐在滿櫃期刊、論文和專利認證的書架前,本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柯澤豪特聘教授緩緩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出去買午餐,外頭下著大雨,一位機車騎士沒注意就往我右手擦撞,但當時雨太大了,我也沒叫住騎士,僅僅回研究室後簡單止血包紮。等到吃完飯才發現傷口發炎腫了一大包,當時突然想到,我研究的活性碳纖維布不是有抗菌功能?沒多考慮就往傷口蓋上去,忙完一整天之後,發現傷口消腫了,也不痛了。」這就是柯教授研究中「活性碳纖維敷料」的起源,很難想像,現在品質享譽國際的傷口敷料,前身是做為淨化水質用途,而教授甚至成為「人體實驗」第一人。
其實,柯澤豪教授在碳材料領域裡擁有30年以上的研究經驗,從戰機結構、活性碳纖維布研製,到傷口敷布、二次鋰電池中碳電極、超級電容、燃料電池中氣體擴散層以及載觸媒之碳材料研製等,都有柯教授的研究足跡,然而在這看似無窮盡的應用版圖之中,柯教授依然有他的堅持:只做對人類有幫助的事。
因此,柯教授將碳材料跨足生醫,研發含銀活性碳纖維敷料貼布,並與科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轉合作,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等地區拿取藥證,甚至面對各國衛生機關提出的嚴苛檢驗標準,一一用實驗數據為產品背書,「我知道他們想要我知難而退,但我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而應用「抗微生物組合物及傷口覆蓋物」專利所製造的各式敷料,具有減輕疼痛、加速癒合、吸附異味、預防發炎感染等效果,也因此可以針對糖尿病、燒燙傷、手術及外傷等不同傷口使用。對此柯教授笑稱自己研發的敷料是「All in one」,並自豪地說,有人問我要怎麼推銷這個產品,我用一句話就夠了:「這是全球唯一可以讓傷口的皮膚層再生的敷料。」
但要說這款高階敷料對醫療的貢獻,就不能不提今年一場慘痛的意外,時間來到6月27日,台灣發生了921大地震以來受傷人數最多的意外事件──八仙塵爆。大量燒燙傷患湧進醫院,在台灣醫療面臨極大考驗的一晚,柯教授的手機響了,熟識的醫師請求柯教授提供敷料。柯教授不做他想,把敷料一箱一箱送進醫院,在資源告急的那段時間,將所有要出貨的敷料都先往醫院送,問柯教授大概捐了多少?教授說:「這很難計算,大概上萬片吧!」
柯教授對於捐贈敷料這件事是低調的,若沒透過訪談問起八仙塵爆,柯教授也不主動去談,教授只是不斷說著他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的事。於醫療方面,已研發治療腸胃潰瘍、泌尿系統感染的藥物,生醫之外,教授也持續開發碳材料於各種領域的可能性,並於近期取得「具核-殼型電擊的超級電容器」、「具有三維導電碳纖維極板之鋰電池正極構造及其製作方法」專利。繼傷口敷料站上全球唯一之後,柯教授的下一步又會帶來什麼新的成果,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柯澤豪特聘教授,在碳材料領域裡擁有30年以上的研究經驗,堅持只做對人類有幫助的事。(照片/秘書處提供)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