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又見電子商務

2015.11.30

deco
    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為最近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名詞。從早期有線網路的單純上網、收發電子郵件,進化到現在無線網路在各層面的應用,其影響既深又廣,而且這影響還在持續進行中。年輕世代的族群,被視為網路時代的原住民(Internet natives),時刻與手機黏在一起,資通訊科技的應用,更是吸引許多投資客的目光,充滿濃濃的商機。本文就簡單地介紹一下最近的幾個熱門題目,包括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與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單的說就是利用資通訊科技把買賣雙方連結在一起,並完成交易。回想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消費者必須到商店購買商品,然後把商品帶回家,非常不方便。同時,商家也很難抓住消費者的來源、了解他們的需求。這對買賣雙方都造成困擾,貨無法暢其流。隨者網路的興起,消費者只要透過資通訊的設備(例如手機),就可以輕鬆上網尋找商品並且完成交易,而商家追蹤消費者的交易資料,也很容易掌握消費者的需求。
    這買賣雙方的形態可以是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 B2B),例如製造商把產品賣給批發商、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 to consumer, B2C)、零售商把商品賣給消費者、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 to consumer, C2C),例如二手拍賣商品、與消費者對企業(consumer to business, C2B),例如團購網。買賣雙方的連結可以隨著應用的成熟,變得更複雜。例如,將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與消費者連結,製造商有機會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消費端的需求,可以備妥適當的原物料,即時進行生產,就不會有斷貨的問題。從另一角度來看,庫存也可以做好管理。理想的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可以實現。因此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售價可以降低(或利潤提高),競爭力也可以提升。
    網際網路可以把買賣雙方連結起來,換言之,這是依賴於人來提供資訊。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大部分是由人來取得和建立的。最近,更有應用把各式各樣的物件與網路連結,把物件上的資訊,傳送到網路上,顧名思義,稱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例如,路上塞車的狀況,對開車的人來說,就非常重要。有了塞車的資訊,提早選擇替代道路,就可以省去許多時間。因此,蒐集每一部上路的車子的資訊,就很重要。另外,哪一個停車場還有停車的空位,公車還有多久到站,我們都需要從相關的物件搜集資料。此外,還有許多有趣與有價值的資料,是與物品有關係。例如,有哪些汽車零件在何時需要更換或維修、室內的溫度、心跳與血壓等。這些資料可以增進智慧城市,提升企業的服務品質、維護人的健康等。
    此外,網際網路的一大特色就是無處不在(ubiquitous)。既然是無處不在,那就表示任何一家公司的網站資料,不只被國內的買家所知道,同時,也流通於全世界。所以,這家公司的產品就有機會賣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換言之,網際網路其實也正逐步的在改變國際間的貿易。透過網際網路,產品流通性加強,商機越多;但是價格也越透明,競爭越激烈。透過網際網路的國際貿易,又稱跨境電商。在跨境電商中,也衍生許多的議題。跨國的交易,特別是看不到實體公司,交易的紛爭將如何處理,買賣雙方的權益如何保障;透過跨境電商的交易,關稅要如何避免;最後,從跨境電商是否要擴大為多國企業。各國企業無不積極投入電子商務與跨境電商的布局,越早找出解決方案者,就有可能先掌握到電子商務的優勢,搶到下一波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