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鄭培凱蒞校談書寫之美 自謙是寫字家而非書法家
deco

鄭培凱蒞校談書寫之美 自謙是寫字家而非書法家

2015.11.10

deco

 

【秘書處訊】本校強本高濤系列課程二「生活與品味」,於11月9日邀請特約講座教授鄭培凱暢談文字之美,在講座課程前,特別安排鄭教授於人言教育創新中心大廳現場揮毫,讓師生親睹鄭教授書寫之風采,體會教授所講述的書寫經驗與美感,而揮毫過程更在全校各資訊看板同步直播,讓無法蒞臨現場的師生,也能同享這場文化饗宴。

本校高承恕副董事長表示,鄭教授學語言也學歷史,對中西文化都有深厚的研究,邀請鄭教授談美學,就是希望能在學生心中埋下一粒種子,對於品味與審美的培養奠下根基,更提到本校已邀請到鄭教授於下學期開課,為人文美學教育開創更多可能。李秉乾校長則提到兩年前即有幸邀請鄭教授與幾位學者共同揮毫,能再次邀請鄭教授展演書寫之美,是本校莫大的光榮。

而在晚間的講座課程中,鄭教授以「文化美學──書法與古詩詞審美」為題,深入探討人文之美。鄭教授提到生活即美學,聽覺上(歌劇與戲曲)、視覺上(繪畫與書法)、味覺上(飲食與茶酒)、空間上(建築與園林)處處都是文化,也處處都是培養審美之所在。鄭教授也展示多幅作品,並從中講解杜甫、白居易等名家詩詞的內容與典故,更帶領大家藉由書法感受下筆的心境,進而對這些文學經典有更深層的認識。鄭教授解析,水墨與書法強調的是線條之間的結構與美感,一筆一畫,氣脈通貫,古人講用筆都會提到相當多技法,但說到底就是線條藝術。鄭教授進一步解釋,書法能從字跡流動中看見情感脈絡,再從文字內容看見文化蘊積,這兩者便會編織出錯綜複雜的藝術展現。

最後,鄭教授提到,進入現代社會,書寫工具有了巨大轉變,古代的毛筆漸漸成了鋼筆、原子筆,甚至出現語音辨識系統,連寫字也能自動化,現在的書法家都是專業藝術工作者,寫字已不單單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寫,而是在創作藝術品。但鄭教授自謙自己是「寫字家」而不是書法家,只是喜歡寫,照著感覺寫,更鼓勵學生在書寫漸漸被取代的年代,「寫字已變得像奢侈品一樣,既然大家都愛奢侈品,那就多寫寫字吧!」演講中也有學生請教鄭教授如何踏出研究美學的第一步,鄭教授建議學生,美的體會都是回歸自身的理解、觀察,找一個自己最有興趣的事物,繪畫、文學、戲劇等等,博覽當中的經典,就能淬鍊出屬於自己的審美。

圖說:本校強本高濤系列課程二「生活與品味」,於11月9日邀請特約講座教授鄭培凱暢談文字之美,在講座課程前,特別安排鄭教授於人言教育創新中心大廳現場揮毫,讓師生親睹鄭教授書寫之風采(照片/秘書處提供)

本校強本高濤系列課程二「生活與品味」,於11月9日邀請特約講座教授鄭培凱暢談文字之美,在講座課程前,特別安排鄭教授於人言教育創新中心大廳現場揮毫,讓師生親睹鄭教授書寫之風采(照片/秘書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