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本校與西屯區共同生活學習圈計畫 台中市典範

2013.11.25

deco

【本報訊】為積極培育大學生對社會關懷行動力,推展服務學習在地化深耕,本校與西屯區公所11月24日上午10時,在本校人言大樓積學堂舉辦社區服務共同簽約儀式,在台中市蔡炳坤副市長見證下,由李秉乾校長與西屯區公所徐仙卿區長分別代表雙方簽訂社區服務合作書,本校不僅為社區提供永續性的服務,讓服務學習與志願服務在地紮根、促進在地認同感,也引導學生養成對公共事務參與關心的能力,厚植公民素養。

蔡炳坤副市長說,本校與西屯區公所合作「西屯區共同生活學習圈計畫」,正是對於社會弱勢加以扶助和關懷的最佳例證,也是台中市典範計畫,希望擴散到更多區域。李秉乾校長則說,透過志願服務完成志工學習課程,是給逢甲學生最好的公民教育機會,學生更能體認服務社會是美好的事,

今年5月起,本校與西屯區公所合作推動「西屯區共同生活學習圈計畫」,由國際貿易學系、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應用數學系與外文系等系所學生為輔導小老師,針對西屯區內弱勢家庭與高風險家庭的學童免費課後輔導,陪伴長期缺乏家庭關懷的學童重拾成長過程中應有的自信與笑容,目前已有107位學童受到課後輔導。由於社區民眾熱烈迴響,區公所高度支持,迄今本校已帶領校內19個學系,學生共1,796人次,走入西屯區鄰里與社區內公益組織從事服務學習與志願服務,服務次數累計165次。不論是學童課輔、獨居老人的關懷、社區環境的清潔與維護、公益活動的動員支援、河堤彩繪甚至是專業導入服務學習及領導知能課程導入社區服務;只要是社區內有需求,逢甲就全力相挺。

圖說:台中市蔡炳坤副市長(中)見證,李秉乾校長(右)與西屯區公所徐仙卿區長分別代表雙方簽訂社區服務合作書。(照片/公關室提供)

台中市蔡炳坤副市長(中)見證,李秉乾校長(右)與西屯區公所徐仙卿區長分別代表雙方簽訂社區服務合作書。(照片/公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