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找茶喫茶 簡樸的中國茶道

2013.11.20

deco

【中文系訊】本校人文社會學院特約講座鄭培凱教授,於11月18日下午3點到5點在圖書館階梯教室,以「茶道與中國審美文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鄭教授先介紹自己編著的數本與茶相關的著作,並說明每一本書著重的面向,指導對茶有興趣的聽眾,未來可以發展的延伸閱讀資料。鄭教授首先回溯整個中國的茶道文化,以唐代陸羽為界,劃分出陸羽之前稱為「飲茶的史前史」,之後則進入「飲茶的歷史」,引《茶經》為軸,說明中國的茶道精神,細述歷代茶飲習慣的變遷;空間異域部分,則與日本的茶飲文化做對比,釐清中日的茶道文化脈絡與異同。

其次,以唐代陸羽作為茶文化的最重要代表人物,說明陸羽不但創制茶具、規定飲茶儀式,使喝茶成為淨化心靈的程序,其融合了儒、釋、道的思想系統,把物質性的茶葉提升到精神性的飲茶之道,使「飲食」提升到清雅、高尚、閒適、簡樸的精神文化層次,影響後世深遠。

鄭教授舉〈琵琶行〉裡「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說明浮梁之茶葉批發,屬廉價通俗之貨,並以此暗喻琵琶女所遇非人;舉陶穀《清異錄》談到的「茗荈」為例,說明古人飲茶即有今日類似咖啡「拉花」的高超技藝;鄭教授同時舉證說明「擂茶」是宋代百姓通俗盛行的喝茶方式,今日誤解為「客家擂茶」,與史實並不相符。短短兩個小時,鄭教授以簡單扼要的方式將上千年的茶道文化提點道盡,讓在場聆聽者收益良多。

圖說:人文社會學院特約講座鄭培凱教授以「茶道與中國審美文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照片/謝欣錦攝)

人文社會學院特約講座鄭培凱教授以「茶道與中國審美文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照片/謝欣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