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兩岸院士在逢甲 現場揮毫書法展

2013.11.13

deco

【本報訊】本校11月13日在積學堂風之廊舉辦「興酣筆落?生活美學—傑出學人書法展」,展出大陸、台灣及香港8位傑出學者的73件書法作品,院士與學者現場揮毫19幅作品,展現書法創作現場「心手與筆墨共舞」的震撼。

李秉乾校長致詞時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提出書法與專業皆可融入生活,而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透過此次傑出學人遊於藝的書法展出,可讓逢甲學子親近、了解並欣賞書法之美,同時也開創兩岸三地學生書法交流契機。高承恕副董事長則表示,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此次在本校舉辦書法展,不僅開啟兩岸源遠流長的交流,也為即將到來的本校52周年校慶,厚實人文風雅氣息,更充實逢甲生命內涵。

中國工程學院何繼善院士現場以「逢甲」兩字作嵌字聯為「逢春迎桃李、甲第樹新風」,並揮毫恭賀教學卓越的本校52周年校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徐揚生校長表示,書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有別於西方文化的部分,本校推動閱讀與書寫,鼓勵學子跨域學習,是個有文化底蘊的學府,未來希望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周鳳五教授在受訪時鼓勵台灣學生在多變教育制度的壓力下,多元學習,把書法帶入生活,可豐富學習生涯與開拓視野。

本次書法展由本校主辦,參展學人包括臺灣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金耀基院士、教育部學術獎得主周鳳五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徐揚生校長、香港城市大學鄭培凱主任、大陸地區則有中國工程學院潘雲鶴院士、何繼善院士及謝和平院士。

這幾位學人在其專業領域表現優異,是各個學術領域之典範,如王汎森院士之於歷史學、金耀基院士之於社會學、徐揚生院士之於控制與動力學、潘雲鶴院士之於人工智慧及計算機圖形學、何繼善院士之於應用地球物理學及謝和平院士之於礦山岩體力學,都是一時之選。他們不僅僅致力於學術志業的發展,更融科學與藝術於一爐,看見科學與藝術並非各自獨立,反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鑑,如同本次與會的潘雲鶴院士提到,科學與藝術的互通、互補與互助。學人在研究專業外,把書法藝術帶入生活,為生活增添特殊的「興味」。

本校秉持落實教育責任,希望這種「人文化成 化成人文」生活態度,透過此次書法展的舉辦,營造成本校環境教育的一環,傳遞給全校師生體會學習,落實人文素養教育,厚植品味生活之美的能力。展覽內容與相關訊息詳請見網站http://web.lib.fcu.edu.tw/activities/exhibitions/calligraphy/?page_id=8。

落實人文美學 逢甲邀院士揮毫(聯合報)

上圖:本校李秉乾校長(右)與中國工程學院潘雲鶴院士在其展出作品前合影。(照片/謝欣錦攝) 下圖:中國工程學院何繼善院士以本校李秉乾校長之名現場揮毫嵌字對聯。(照片/謝欣錦攝)

上圖:本校李秉乾校長(右)與中國工程學院潘雲鶴院士在其展出作品前合影。 下圖:中國工程學院何繼善院士以本校李秉乾校長之名現場揮毫嵌字對聯。(照片/謝欣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