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1.03.24
【本報訊】會計系翁慈青助理教授在大學部開設「會計學」,雖然當初是因為考試分發而進入會計系,但大二接觸「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後,真正燃起她對會計的熱情。這一發不可收拾的會計熱情,讓會計之於她,不僅止於一個借貸雙方的表格,延伸出更多且複雜的會計原則與理論,甘心做個純會計人,於是繼續進修,取得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與政治大學會計博士學位,學習如何將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應用於理論基礎上,且更深入的瞭解會計研究的重要性與發展性。
翁老師曾擔任政治大學智慧資本研究中心助理,協助智慧資本理論、政策與實務計畫的推廣,早期研究領域主要在專利權及資訊透明度等議題,其中也發表兩篇主要專利權與資訊揭露的相關主題,並刊登於管理學報和財務金融學刊。由於現階段會計的學術發展,大多已走向整合性的研究階段,而非單一性的主題探討,所以博士論文主題則結合審計內部控制與財務會計相關領域。
由於美國各企業舞弊事件頻傳,美國證管會發布沙氏法案,要求企業必須嚴格遵守該法案之規定,期待能重建投資人的信心,故與沙氏法案有關之會計研究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也因此翁老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針對美國沙氏法案所規定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分析,探討新法案下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市場資訊環境的衝擊與改變,希望能夠擷取美國成熟的制度法規經驗,複製到台灣的資本市場中,為台灣建立更完善的體制。而進入逢甲後的翁老師也曾協助秘書室、國際處、校輔室與圖書館等行政單位,進行學校內部控制之撰寫,運用其專長指導各單位同仁製作工作流程及找出重要的控制點,讓組織運作能更完善。
翁老師表示,逢甲的學生較為活潑,對於不懂的地方也勇於發問,並鼓勵同學多修習「會計」相關科目,對於未來職場上有很大幫助;而會計系學生應該具備的是查帳與管理帳務的能力,才能發揮專業,成為企業內部之重要人才。
會計系翁慈青助理教授。(攝影/吳美蕙)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