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讓愛傳出去 志工找回赤子心

2010.10.07

deco

【領知中心訊】本校為使學生在學期間即可發揮個人力量關懷社會,培養其公民素養,除與各志工單位合作外,並與中區各大專校院推動學生參與志工的機會媒合,期能營造青年志工的供需最大服務量,以及志工投入的可及性及專業性。詳見媒合平台
99學年度暑假延續上一學年(98學年度),配合教育部學產基金推動的服務計畫,組成7、8月兩個服務團隊,計34位逢甲學生志工投入服務行列,服務日期自7月1日到8月31日止,地點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所屬愛心家園,照顧身心障礙的園生,服務內容有水療服務、協助進食、照顧園生、整理環境等;服務過程中,學生志工遇到的挫折及困難,皆需靠自己或團隊一同解決。此服務計畫,從聯絡、前置準備、商談服務計畫,一直到服務、反思、分享等,都由學生志工自主安排。

經過上學年的反省與摸索,本校再次進入愛心家園,為「瑪利亞的天使」服務;其中,不乏參與去年服務的志工,他們秉持著愛心與關懷,繼續至愛心家園,為園生服務。並期望藉由上一學年的經驗及本次服務成果,讓愛心家園與逢甲大學彼此間更臻完美。
本次服務的總召工工四甲高文章表示,在用心的和這群大朋友相處了一個月後,得到的是無比的快樂及滿足,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礙讓自己更加成長。財稅四乙吳侑駿認為,從園生身上發現到一顆最單純的心,以往,我為身心障礙者感到可憐,但是經由互動,看到那份單純,有時會覺得,是不是他們反倒過得比我快樂呢?經過一個月服務,讓我深深覺得,往上看,永遠都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但往下看,其實我們已經擁有很多幸福了。財稅三甲陳建賓表示,雖然只有服務短短的一個月,但卻是我收穫豐厚的一個月,在與老師、園生和其他志工夥伴的互動中,互相學習,彼此影響,從中的收益是無價的。
在這次暑期服務中,許多志工因為即將開學,服務工作告一段落,而留下了不捨的眼淚。志工對園生的付出,猶如草莓:形狀代表著愛心,顏色代表熱情關懷,成為新一代「草莓族」。期望本次服務成果,能深耕於每位志工的心靈,逐步建立起二十一世紀年青人應有的新風範。

本校志工同學於7、8月組成兩個服務團隊,計34位學生志工投入服務行列,服務地點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所屬愛心家園。(照片/領知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