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APEC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 首度召開指導委員會議
deco

APEC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 首度召開指導委員會議

2010.02.25

deco

【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訊】本校甫於2009年11月成立的「APEC 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2月3日即按原先規劃在校內舉行指導委員會議(The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在指導委員會議召開之前,先於第六國際會議廳舉辦「2010 APEC Advanced Biohydrogen Technology Workshop」,會中邀請IEA-HIA Task 21主席日本大阪大學Jun Miyake教授、韓國國家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Mi-Sun Kim博士及泰國科技研究所前研發部主管Peesamai Jenvanitpanjakul女士等蒞校作專題演講,計將近200位產官學者與會。

此研習會中,Miyake教授主講「Potential of BioHydrgeon for Energy Creation and CO2 Reduction」,介紹目前世界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先進生物產氫技術與二氧化碳的減量成效等;Jenvanitpanjakul女士主講「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and Prospect on Biohydrogen Study in Thailand」 ,介紹泰國氫能發展的政策與技術進程圖;Kim博士主講「韓國生物產氫研究的趨勢」,介紹韓國目前產學界研發生物氫的實驗室及其研究成果與方向。與會人員均對目前國際生物氫發展對於二氧化碳減量排放抱以極大的期望與肯定。

下午一行人參觀本校於2007年底建置的全國第一座生質能源示範系統「產氫夢工場(pilot plant)」,接著召開指導委員會議,該指導委員會議成員共計13位,國內6位成員包含本校林秋裕講座教授及化工系吳石乙教授、台大李篤中教授、成大張嘉修教授、經濟部能源局陳炯曉科長、工研院李宏台副組長;國外7位成員包含IEA-HIA Task 21主席日本大阪大學Jun Miyake教授、韓國國家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Mi-Sun Kim博士、泰國科技研究所前研發部主管Peesamai Jenvanitpanjakul女士、印尼科技研究所生物程序科技組長Dr. Dwi Susilaningsih、泰國孔敬大學副教授Dr. Alissara Reungsang、加拿大農業研究中心應用科學組組長Dr. Mark Stumborg及中國大陸哈爾濱工業大學Dr. Nan-qi Ren。會中除了更進一步探討各國研發的成果,並開始著手建構生物氫研發國際合作計畫的概念,以加強APEC會員體雙邊的交流。  本校「APEC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係發展以非糧料源為主的生物產氫技術,尤其是以亞太地區國家豐富的農業廢棄物為主要研究料源,並將本校在生物產氫研究的成果與APEC會員體分享。該中心網絡計畫提出的生產氫能源方法,是以生質能源替代石化能源,達到降低CO2排放的目標,預期成果可呼應APEC領袖會議宣言所提的環境保護與能源安全問題,減緩全球氣候的變遷。

【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訊】本校甫於2009年11月成立的「APEC 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2月3日即按原先規劃在校內舉行指導委員會議(The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在指導委員會議召開之前,先於第六國際會議廳舉辦「2010 APEC Advanced Biohydrogen Technology Workshop」,會中邀請IEA-HIA Task 21主席日本大阪大學Jun Miyake教授、韓國國家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Mi-Sun Kim博士及泰國科技研究所前研發部主管Peesamai Jenvanitpanjakul女士等蒞校作專題演講,計將近200位產官學者與會。

此研習會中,Miyake教授主講「Potential of BioHydrgeon for Energy Creation and CO2 Reduction」,介紹目前世界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先進生物產氫技術與二氧化碳的減量成效等;Jenvanitpanjakul女士主講「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and Prospect on Biohydrogen Study in Thailand」 ,介紹泰國氫能發展的政策與技術進程圖;Kim博士主講「韓國生物產氫研究的趨勢」,介紹韓國目前產學界研發生物氫的實驗室及其研究成果與方向。與會人員均對目前國際生物氫發展對於二氧化碳減量排放抱以極大的期望與肯定。

下午一行人參觀本校於2007年底建置的全國第一座生質能源示範系統「產氫夢工場(pilot plant)」,接著召開指導委員會議,該指導委員會議成員共計13位,國內6位成員包含本校林秋裕講座教授及化工系吳石乙教授、台大李篤中教授、成大張嘉修教授、經濟部能源局陳炯曉科長、工研院李宏台副組長;國外7位成員包含IEA-HIA Task 21主席日本大阪大學Jun Miyake教授、韓國國家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Mi-Sun Kim博士、泰國科技研究所前研發部主管Peesamai Jenvanitpanjakul女士、印尼科技研究所生物程序科技組長Dr. Dwi Susilaningsih、泰國孔敬大學副教授Dr. Alissara Reungsang、加拿大農業研究中心應用科學組組長Dr. Mark Stumborg及中國大陸哈爾濱工業大學Dr. Nan-qi Ren。會中除了更進一步探討各國研發的成果,並開始著手建構生物氫研發國際合作計畫的概念,以加強APEC會員體雙邊的交流。  本校「APEC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係發展以非糧料源為主的生物產氫技術,尤其是以亞太地區國家豐富的農業廢棄物為主要研究料源,並將本校在生物產氫研究的成果與APEC會員體分享。該中心網絡計畫提出的生產氫能源方法,是以生質能源替代石化能源,達到降低CO2排放的目標,預期成果可呼應APEC領袖會議宣言所提的環境保護與能源安全問題,減緩全球氣候的變遷。

來自各國的學者專家參與「2010 APEC Advanced Biohydrogen Technology Workshop」。(照片/能資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