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創立唐代研究室 中文系形塑重點特色

2002.11.28

deco

【中文系訊】在整合研究的學術潮流中,本校中文系將成立「唐代研究室 」,以整合型的研究群與資源,組成實力堅強的學術團隊,形塑本校的研究特色,進而培養國際聲望與學術競爭力。
在國內大學的各中文系中,部分學校已建立明確的發展取向,如成功大學以宋代學術為發展重點;中山大學以清代為重點,並已成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中央大學則以近代學術為發展重點。在私校有限資源的限制之下,本校中文系勢必也要訂出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以集中研究資源,尋求重點突破。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相當輝煌的時期,尤其經由民族的融合,促成文化生態的蓬勃多元,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更是空前。就文學而言,詩歌、散文、駢文、辭賦、小說、俗文學,大放異彩,光耀古今,史上各朝代無出其右。而且,敦煌與吐魯番文物的發現,也成為近百年國際漢學的焦點,造就了一代顯學。
在中國各朝代中,以一代之學術研究,能為海峽兩岸學者共同矚目,甚而分別成立學會者,只有唐代而已。本校中文系歷來在唐代研究方面,已經累積許多人才與成果,加以近年加入中文系的簡宗梧、謝海平教授,都曾擔任「唐代學會」會長之職,逢甲已有組成堅強的學術團隊、進行唐代研究的雄厚實力。
九十學年度中文系有六位老師提出「唐代文學與文化(一)」研究群專題計畫,由簡宗梧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成員有謝海平、林聰明、宋建華、李時銘和李寶玲等老師。今年中文系博士班成立後,系所發展方向的訂定更形迫切,遂以「唐代文學與文化(一)」研究群專題計畫為基礎,擴大成立「唐代研究室」,並於九十一學年度申請校卓越計畫獲得通過,由新任系主任李立信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
「唐代研究室」將由中文系對唐代學術有研究成果或有興趣之同仁,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成員每年均須分別向國科會及本校各提出一項唐代文學研究計畫申請案。預期每年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每年向政府單位申請資助,以邀請大陸研究唐代的學者來訪、演講或短期教學。
為培植具備唐代文學專長的新血,唐代研究中心將聘請博碩士研究生擔任助理,並設置唐代文化與文學網站,未來還將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唐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預計自第二年起,每年至少出版一次唐代文學期刊,研究團隊的成員每年在該刊物上至少發表一篇論文。
唐代研究室的成立,將可使中文系有明確之發展方向,吸引有志唐代文學之優秀學者及研究生,並提升在台灣學術界之能見度。隨著李立信、李威熊教授的加入,中文系在唐代文化與文學的研究陣容更為堅強,未來希望再加入校內歷史專長的同仁,組成更具規模的研究團隊,進一步結合校外乃至兩岸三地的學者,以提昇本校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學術地位與聲望,不僅成為國內唐代研究之重心,更能躍升為台灣對大陸、乃至對世界唐代文學研究之主要對口單位。

唐代樂舞壁畫。(圖片/黃敬欽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