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2.11.14
暑假參加「邁向顛峰研習營」活動後,現在正專注於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警覺到自己雖有時間規劃,但在時間管理上顯得零散,對既定目標的實踐不夠堅持。 由於我常把工作的忙碌,做為目標無法完成的藉口,而忽略重要且迫切的事情,想起來還真有些汗顏。有時回家獨自坐在客廳,靜靜的想著,我發現自己仍習慣過著既有的生活方式,因為安於現狀是不需要改變的。有時我也會反問,「我滿意這樣的生活嗎?」、「這是我要過的生活嗎?」我曾經試圖下定決心,要改變目前不良的生活習慣,但總是只維持五分鐘熱度,最終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步調,感覺上自我改變好像是遙不可及。 然而現在我體會到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克服內在的恐懼感覺是息息相關的。因為恐懼不完全是來自真實,但有時我會把恐懼視為真實,反而成為成功的絆腳石。因此我認為克服恐懼的感覺,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是要和自己不斷的對話,相信自己、欣賞自己所擁有的優點。例如:我是具備學養、常識、友善、耐心、熱忱、了解別人的想法,持續良好的運動習慣,肯定自己不錯的表現,就是自我激勵士氣的好方法。 但也要接納自我的限制,並找到改善的方法。例如,我現在學習放鬆身體,即使遇到工作忙碌或有壓力時,會提醒自己走路時放慢腳步;開會或約會時提前抵達目的地;在自己住家社區的頂樓澆花,享受片刻的寧靜;注意呼吸的平順,欣賞週遭美好的事物。讓自己不要處於匆忙的工作,而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閉著眼睛冥想,訂定合理和要做到的目標。我想對目標不急不徐的堅持,是兼顧到照顧自己,也想辦法讓目標順利完成。此外我也發現到面對壓力時,要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則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何樂而不為? 我想,「看重自己」是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的動力,但人生不完全只為自己,也需要和別人互動。有時我會把別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情重要,反而打亂生活步調。因此當我看到「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就是讓自己夢想成真」這句話時,我會擔心、懷疑那不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別人的事情嗎?這不是和前面所說的要照顧自己相互矛盾嗎?其實細心品味這句話,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我去幫助別人,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用心聆聽別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欣賞別人的優點,讓他們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想能做到幫助別人之前,是先要有能力照顧自己,才能夠有能力照顧別人;藉由成就別人,看到別人喜悅的眼神,成為自己的一面鏡子,就是開啟自己的智慧。 整體而言,我想我會從四個方向做為評量邁向巔峰的指標,「我要」-懂得堅持自己的目標;「我願意給予」-欣賞別人的優點,主動伸出援手;「我接受別人的意見」-誠心接受,就是自我肯定;「我要學習婉拒」-量力而為,接受自我的限制。我想更重要能謙遜的求教,改變墨守成規的想法,會看到自己被激發的潛能,對自己夢想的實現,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